央行OMO连续第二日净投放资金
时间: 2017-01-10 文章来源: 中证网
据悉,央行于1月10日上午开展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含100亿元7天期,11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14天逆回购继续暂停操作;总交易量较上一日的1100亿元增加100亿元。因今日有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举实现净投放500亿元,为连续第二日净投放资金。市场人士指出,根据往年经验,春节前两周取现需求集中,再考虑到季度初缴税、央行外汇市场操作的影响,后续流动性压力将有所加大,但预计央行将从本周起适量加大流动性投放,择机续做MLF的可能性也很大。总体看,节前流动性仍存隐忧,但因之前预期充分、机构提前应对、央行适时维稳,流动性料不会再现异常紧张。分析人士表示,今年1月流动性扰动因素不少,尤其是春节效应的影响不容小觑。历史经验表明,春节所在月份的流动性往往偏紧,资金利率一般高于上个月。这主要是因为春节前居民现金需求增多,资金暂时流出金融体系,导致银行超储率下滑。同时,银行为应对集中取现压力,倾向在春节前提高备付水平,并融入跨春节的中长期限资金,也会影响金融体系流动性供求,推高中长期资金利率。这种影响通常在春节前两周左右比较明显,因此预计今后两周春节效应将逐渐显现。
同时,1月是季度首月,面临季度企业所得税清缴,且缴税时点与节前取现高峰存在重叠。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历年1月财政存款余额均出现增加,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增加额均超过5000亿元。不过,因受到节假日因素影响,今年1月财政存款增加额可能低于上年同期。此外,春节前仍面临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回笼压力。据截至9日的数据统计,1月剩余时间还有6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有4355亿元MLF到期。
业内人士指出,在多种扰动因素并存的局面下,对春节前后一段时间流动性保持警惕、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是必要的。不过,流动性最紧张时段很可能已在2016年11月、12月度过,短期内流动性再现异常紧张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上年末财政存款集中释放,银行类机构可用资金得到一定的充实。历史数据显示,年末金融机构超储率通常处于下半年乃至全年高位,主因就在于年底财政存款集中大额投放。年底过后,监管考核等扰动因素消退,有助于缓和机构储备流动性的压力,特别是改善金融机构间流动性供求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另外,从边际上看,节前取现及节假日影响信贷投放,可能导致1月存款规模净减少,银行体系可能获得部分存准金退款。人民币汇率短期打破单边贬值,同时外汇监管措施强化,可能缓解资本外流压力。更重要的是,市场各方对春节前流动性压力存在充分的预期。央行通常会有针对性地实施流动性投放,帮助金融机构开展长假备付。历年春节前OMO均以净投放为主,过去两年央行均在春节前通过MLF操作投放中期流动性。
最近,央行通过OMO净回笼,削减了逆回购余额,缓解了春节前逆回购到期回笼压力。同时,央行根据逆回购到期时点和市场资金供求特点,适时恢复并着重开展28天逆回购操作,释放跨节流动性供给。9日,央行开展了1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为2017年以来首次净投放。未来央行可能维持OMO净投放,并着重开展跨春节资金投放。根据MLF到期时点,央行再次开展MLF操作的可能性也很大。数据显示,本月13日、18日、19日和21日将分别迎来1015亿元、1345亿元、820亿元和1175亿元逆回购到期。
此外,近期机构普遍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尤其在经历上年末流动性异动及债市巨震之后,机构更加重视流动性安全。如果机构提前应对、充分准备,则流动性实际状况可能好于预期。
9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延续年初以来的宽松态势,回购利率继续呈现短降长升的运行格局。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9日,隔夜回购利率加权值再跌约3bp至2.06%,创下自2016年8月下旬以来新低;7天回购利率再跌约5bp至2.37%,回到2016年11月上旬水平,另外,14天回购利率亦跌2bp至2.70%。跨春节的21天到1个月回购利率则整体走高,其中,21天回购利率因刚跨春节,加权利率大涨51bp至3.60%,1个月回购利率大涨23bp至4.15%,其余品种亦维持高位运行,目前1个月及以上期限回购利率全部高于4%。
交易员表示,昨日回购流动性维持充足,早盘伊始,隔夜、7天资金即有众多融出,包括大行、股份行和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在内的机构积极融出,机构对隔夜资金的需求很快就得到满足,7天资金供求均衡偏松,市场需求仍集中在中长期限尤其是跨春节期限上,21天、1个月资金需求旺盛,昨日1个月回购利率成交增至380亿元以上。
交易员指出,预计春节前流动性不会再现类似2016年11月、12月的异常紧张局面,资金利率向上可能不会超过上个月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