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两年“债牛”终结几成定局 春节前仍不可掉以轻心

时间: 2017-01-10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去年11月下旬以来,国内债券市场经历剧烈调整。2017年债市将走向何方,投资机会又在哪儿?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多家券商首席分析师的研究观点发现,他们普遍认为债市短期难言利空出尽,两年“债牛”终结几成定局。但考虑到通胀仍在上行、流动性仍有压力、监管风险仍在,债市可能在继续调整后才可能具备配置价值,中长期品种收益率有提升空间。
  债市生态链重塑
  “虽然市场流动性相比去年四季度末略有缓解,但从债市收益率节后走势来看,债市担忧似乎并未根本缓解。”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分析,农历春节即将来临,若债市情况继续偏紧、后续信用债发行受到抑制,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流动性。
  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团队在路演中发现,债牛的三个根基出现变化,海外低利率环境正在改变,企业融资需求仍弱。金融去杠杆、再通胀、中美利差导致债市底部明显抬升,尤其是中低等级信用债利差将系统性抬升。但经济内生动力不强、实体融资需求弱和高杠杆决定利率有顶。
  中金公司预测,随着债市生态链的重塑,今年债市走势将更为波折,考验负债端和流动性管理能力;债市将明显分化,轮动顺序预计从短到长,从利率债到信用债。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则分析,配债需求依然存在,2017年债市仍有机会。姜超认为,今年货币政策预计仍维持紧平衡,如果资金面再度出现明显紧张,同业“去杠杆”、“去链条”和大量赎回的情况可能仍会出现。因此,从同业资产扩张的角度,仍需慎对债市。不过好在当前房贷趋降,随着资金从表外回到表内,银行仍需配债,届时债市仍有需求支撑。
  从配置角度看,姜超认为,目前债市收益率已进入合理区间,短期10年国债利率区间2.8%~3.2%,10年国开债区间3.2%~3.6%。2017年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债市仍有机会。
  短期难言利空出尽
  面对10年国开债和国债收益率双双上行,以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兑付危机和明年5.5万亿到期债务“压顶”的形势,券商债券分析师认为,债市短期难言利空出尽,两年“债牛”终结几成定局。
  债市布局方面,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团队认为,2017年仍将延续去年震荡市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8%~3.4%之间波动,建议在控制久期的基础上采取波段操作赚取差价,还建议选择短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待信用利差恢复后再布局配置需求。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与债券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黄文涛预测,在市场情绪平稳后,今年债市整体将呈波动市,难以出现明显的单边趋势行情,今年10年期国债波动区间在2.7%~3.6%。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凸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著回落,货币政策也有松动基础,预计一季度后期到二季度初可能是较好的做多时机,期限利差将从熊市变陡演变为牛市变平。
  中信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明明也认为,目前市场复苏基础并不牢靠,春节前债市仍不可掉以轻心。“本轮债市的调整起源于去杠杆,在资金面紧张、恐慌情绪等利空因素共同作用下,债市遭遇踩踏行情,长端收益率明显上行。目前从盘中看,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国债期货均波动剧烈,当前‘纠偏’仍未结束。”明明预测,叠加年底资金面季节性紧张以及海外压力,短期内债市料将呈震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