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海外并购蓬勃发展 A股公司市值重估潜力大

时间: 2017-01-07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股市笙歌】 海外并购后,实现核心技术掌控以及跨行业整合的协同效应,将重估A股公司的市值水平,也将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大多数人继续关注国内市场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已经剧烈扩张。经过2016年又一年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些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海外并购,正在越来越显著地改变A股公司的盈利结构,最终导致需要重估公司市值水平。 海外并购热潮是中国内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A股上市公司是行业的优秀代表,但翻阅公司年报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个行业,大多数公司主要做国内市场甚至是少数几个省市的市场,业务拓展到海外的很少。如果想快速发展海外市场,海外并购无疑是一条捷径。 如果不是数据太亮丽,实在难以想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蓬勃现状。彭博(Bloomberg)2017年1月4日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引领了亚太地区的海外并购市场。具体而言,2016年中国企业公布的海外并购约为1024宗,有18宗交易已经终止,有1006宗交易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涉及交易金额2484亿美元,比2015年的1052亿美元大涨136%。 而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交易额达2210亿美元,为2015年1090亿美元的两倍多,再创历史新高。彭博和汤森路透数据接近,而国内金融信息机构Wind数据则偏差较大,但以其历史数据计算2016年海外并购仍然暴涨70%以上。 其实,2016年海外并购出现这样的结果,正是我国宏观投资大环境趋势的自然结果。2014年中国境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外商直接投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称未来十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457亿美元,第一次超过同期实际使用外资的1356亿美元,首次实现资本的净输出。 海外并购的主体可以分为国企和民企两类。国企有政府的有利支持,曾经是海外并购的主角。但是2016年民企在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上首次超过国企,仅2016年上半年民企海外并购的案例数已经占到总数84%,并且青睐软件、互联网等行业。 除了民企之外,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关键词还有蛇吞象、核心技术、跨界、中国惯例等等。蛇吞象指中国企业通过多种融资方式和方案设计高杠杆并购海外巨无霸企业,核心技术是指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并购获得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跨界是指收购标的从能源类资产扩大到娱乐、高端制造、互联网等多个领域,比如收购海外一些知名的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AC米兰,腾讯收购Supercell、巨人网络收购Playtika、万达收购传奇影业,以及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等案例。 A股市场高溢价、欧美经济低迷,资产价值评估低为中国企业并购提供机会,人民币贬值预期、产业链整合需求、国内业务增长缓慢等等,是中国企业不断走出去的主客观原因。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海外企业估值水平较低的大环境下,A股上市公司借助高估值水平的融资优势,在海外并购市场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近期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长。并购后,实现核心技术掌控以及跨行业整合的协同效应,将重估A股公司的市值水平,也将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