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IPO发行提速 倒逼市场转向价值投资

时间: 2016-12-30  文章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28日(下同),今年以来A股有248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596.50亿元,IPO募资规模为5年内最大。分行业看,制造业募集资金规模最高,达到261.73亿元;金融业首发募集资金138.14亿元,位列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6年房地产市场行情火爆,却无一首发,不过定增、债券市场却延续了楼市的火爆行情,募资规模达到1556.67亿元。
  2017年IPO或稳步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上半年共有68家A股企业IPO成功,而下半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180家。在新股申购制度改革后,打新对A股的“抽血”效应已经几近于无,并且在2016年下半年如此密集的发行背景下,A股仍出现上行走势。
  对于IPO发行提速,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IPO发行批文下发频率由两周一次上升至一周一次,提速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稳定,具备承受新股发行的能力,同时IPO“堰塞湖”压力依旧较大,排队上市企业数量屡创新高。展望2017年,A股市场稳步向好,投资者情绪日渐恢复,抗压能力提升,预计将保持一周一次的IPO发行批文下发频率。
  据德勤发布的A股IPO市场2016年回顾及2017年展望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即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郑积沙还表示,测算2017年全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
  郑积沙认为,IPO加速主要利好投行项目丰富的证券公司,投行积累项目可以短期变现,同时贯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目标,低调务实朝实质性注册制前进。
  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加快IPO,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一个大方向,根据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信号,2017年对实体经济的扶持是重中之重,但是否能维持现在的IPO速度要看很多条件,尤其是二级市场环境是否支持。
  新股发行提速利空“壳”股
  “如果按照目前的发行速度,对A股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虽然募集资金的体量与目前A股比较起来不大,但新股上市后,涨幅多高达好几倍,并且一年后会有限售股解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流动性承压。而这对于一些‘壳’股、中小盘股的压力会比较大,因为IPO发行速度增快会使‘壳’资源价值下降,而一些目前的稀缺中小创概念也会有一个估值修复过程。”深圳某投行人士如此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该人士还表示,A股股价为何如此之高?首先,源于平台资源的稀缺,这从定增市场的募集规模可以看出来;其次,A股这么多年从没有真正的破产清算制度,这导致A股即便退市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当一个市场只进不出,它的估值体系就会不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3个月的IPO发行速度突然增快,但是定增市场的热度却有所下降。投行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定增的趋严审核会减少市场上的恶意圈钱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IPO发行所带来的资金压力。按照目前的IPO发行速度,排队的企业将在一年到一年半之间上市。而A股的投资逻辑也将发生变化,更加趋向于价值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