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证券业监管大年 中介机构频领罚单

时间: 2016-12-29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依法、全面、从严监管,是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的主基调。
  今年以来,证监会不断提高对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据上证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28日,证监会官方网站“信息公开”栏目中共发布139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数量创出近5年新高,较去年全年显著增加41.8%。
  与前两年形成显著对比的是,这139份行政处罚决定中,包括了不少向中介机构开出的“罚单”。上述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有8家证券公司、6家审计及评估等机构、近20名证券行业从业人员受到行政处罚。
  业内人士认为,即将过去的2016年,可以说是我国证券行业的“监管大年”。行政处罚为果,促进资本市场各类主体尽职履责、规范发展则是根本动因。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被喻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加大对“看门人”的处罚力度,最终是为了维护市场“三公”原则,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看门人”频频领罚单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证券公司今年感受到的监管压力强于往年。截至12月28日,今年共有8家证券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一数字已超过过去三年已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处罚主体涉及证券公司的数量之和。
  不仅如此,与证券公司一道被称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独立审计和评估机构对监管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证监会年内首次集中对审计、评估机构部署开展稽查执法行动,6家责任主体、近20名相关责任人领到罚单。
  根据记者统计,8家受罚券商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未按规定审查、了解客户真实身份,以及在上市公司IPO、重组等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等。
  此外,今年已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共有3家会计师事务所、2家资产评估公司和1家律师事务所榜上有名。从证监会认定的违法事实来看,“未勤勉尽责”成为上述机构遭罚的主要原因,而案件内容则是涉及企业IPO、上市公司重组、财务报表审计等多个环节。
  投行类业务成监管重点
  从业务类型来看,证券公司投行类业务则是今年证监会的重点监管领域。
  今年7月,证监会组织部分派出机构对13家证券公司投行类业务开展了一次全面的专项检查。据披露,此次检查范围涵盖了保荐、财务顾问和新三板推荐等多项投行类业务,而检查所发现的问题主要涉及内部控制、尽职调查、持续督导、工作底稿管理等方面,具体表现包括:内部控制机制未有效执行;内核工作流程不完善、缺乏独立性;尽职调查未履行关键核查程序;持续督导尽责程度不够;工作底稿未按规定编制、留存等。
  对于信息披露、欺诈发行类案件,证监会明确表示,将本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涉案主体、绝不放过任何一项违法失职行为、绝不放过任何一项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原则,对案件责任人严格追究行政、刑事、民事法律责任,对相关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坚决予以查处,全面追究责任。
  从业人员的“高压线”
  过去一年,监管层对从业人员违背执业要求和职业道德、知法犯法的行为同样采取了高压监管、严厉打击的态度。从追踪电脑MAC地址到网上交易IP地址,从调查手机通话记录到银行转账流水,监管强光与技术手段的结合,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据记者统计,在今年已公开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共有近20名证券从业人员因违法违规行为遭查处。其中,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俗称“老鼠仓”)、违法买卖股票、借他人名义持有及买卖股票等成为被处罚的典型案例。
  以今年第106号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例,时任湘财证券北京某营业部客户经理的管祖庆,通过其实际控制3个账户交易股票,主要通过接盘大宗交易方式累计获利逾千万元。在违法事实认定过程中,证监会根据营业部提供的交易记录、相关交易的网上交易IP地址、MAC地址、硬盘序列号、资金划转凭证等情况,确认管祖庆作为证券从业人员违规持有、买卖股票的事实成立,决定没收其已获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3倍罚款。
  而针对一批涉案金额巨大、违法行为十分恶劣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今年12月,证监会开展第4批专项执法行动,会同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防范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据悉,今年以来,证监会就已向公安机关移送了35起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是目前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比例最高的一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