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A股2016十大关键词 市场平平但改革不停
时间: 2016-12-27 文章来源: 全景网
全景网12月27日讯 2016年已经来到了尾声。整整一年里,A股市场在2500-3300点之间来回震荡,经历了熔断、大涨,当然也有暴跌。这一年,虽然不像去年那样经历大起大落,但是市场投资者的叹息和吐槽声还是不少。让我们回顾这一年A股市场的十大关键词有哪些,总结一下经历和感悟,从中探寻股市投资的密码。
关键词1:新股申购新规
2016年开始,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被取消,A股新股发行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对于投资者而言,新股申购不再需要冻结资金,巨额资金打新现象将不复存在,有票没钱依然可以申购新股,等中签后再卖股缴款或另措资金。
不过,由于申购新股门槛大幅下降,新股中签难也成为困扰广大中小投资者最现实的问题。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网上申购中签率低至0.0479%,新股中签难度堪比“中奖”。总的来看,申购新规进一步完善了股票申购机制,将对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2:终止上市
3月21日,上交所宣布终止*ST博元股票上市的公告,*ST博元也成为退市新规实施后首家启动退市机制的公司,也打破了A股“不死鸟”的神话。据了解,该公司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虚构用股改业绩承诺资金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置换、贴现、支付预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财务信息严重虚假的定期报告,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
对于*ST类型的股票,由于本身即为亏损企业,持有该股票增大了不确定性,但同时由于潜在的重组可能,使得巨大的风险下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常常成为人们豪赌的选择。作为普通投资者,切记宁愿不赚,也千万不要刀口舔血,去买存在退市风险的股票,否则小心血本无归!
关键词3:首例退市
7月8日,证监会通报,欣泰电气被正式认定为欺诈发行。将启动强制退市程序。欣泰电气也因此成为因欺诈发行退市的第一只股票,也是创业板退市第一股。8月23日,欣泰电气股票终止上市,进入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欣泰电气退市,意味着监管层决定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也意味着A股的退市通道今后将更为畅通。
对于投资者而言,此次首例退市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股民们应当特别关注此前发布过被实施暂停上市风险提醒性公告的的上市公司,以免踩到地雷。
关键词4:深港通
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深股通的股票范围是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成份指数和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深港通的开通,丰富了内地股市与香港股市的纽带关系,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丰富融资资金池。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深港通的开通一直都在计划之内,对于市场的短期积极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深港通的开通丰富了投资渠道,加深了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联系,战略意义更大于短期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5:证监会换帅
新华社20日发布消息称,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决定任命刘士余为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免去肖钢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的职务。证监会换帅显示了国家维稳股市的决心,由于包括“熔断机制”等问题的争议,肖刚的离任并不意外。目前看,换帅的结果很积极,希望新主席刘士余可以带给中国一个更加稳定的可以信赖的A股投资环境。
关键词6:人民币加入SDR
今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其价值目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组成的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自人民币10月1日纳入SDR后,汇率有所贬值。
人民币入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此举标志着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并且很快会被大量地用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交易当中。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曾称,人民币入篮后,预计五年内会有万亿美元流入中国,这无疑对于股市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不过伴随着人民币入篮,人民币也开始了快速贬值的大潮,虽然这与美元强势和美联储加息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从中可以看出,人民币距离成为一个全球储备货币还有相当一段的距离要走。
虽然2016股市有许多积极的新闻,但不可否认的是,2016的股市依然发生了很多富有争议的事件。有内部政策探索的不顺利,也有来自大外部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7:熔断机制
2016年1月4日是今年首个交易日,也是A股市场正式引入熔断机制后的首个交易日。当天沪深300指数遭遇重挫,千股跌停,两次触发熔断机制,最终暂停交易直至收盘。1月7日,A股再度闪崩,交易不到半天就触发全天熔断伐值,至此A股已经累计下跌11.7%。1月7日晚上,证监会紧急叫停A股熔断机制,但A股随后惯性下跌直至1月底,整月下跌超过22%。
可以肯定的是,熔断机制的出台效法西方股市,本意在于规避股市暴跌风险。然而事实证明,熔断机制并没有很好的适应国情,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可以说是一个并不成功的探索。但同时依然可以表现出国家多于维稳股市的初衷。
关键词8:无缘MSCI
MSCI是全球著名的指数编制公司,追踪其编制指数的基金数量众多,因此某一市场如果被纳入MSCI,则可能带来可观增量资金投资。
我们所说的“A股纳入MSCI”,其实是指MSCI中国A股国际指数纳入MSCI。但在今年6月份,MSCI宣布延迟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表示,将继续保留中国A股在2017年纳入新兴市场的审核名单。假若中国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2017年6月之前出现显著的积极进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的是,MSCI在行业内的地位不可撼动,所以MSCI再一次拒绝中国A股,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MSCI背后的大量EFT指数资金,的确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证监会一直在努力消除MSCI对于A股的种种误解与限制,希望明年的6月,MSCI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惊喜。
关键词9:美联储加息
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5%至0.7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16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并暗示明年加息步伐将更快。利率决议公布之后,美元指数扭转跌势上扬,非美货币与现货黄金则纷纷回落。
自从2015年12月15日美联储宣布首次加息开始,美元回归升值通道,美国经济复苏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大势。美联储鼓吹了一年的加息终于在年底坐实,虽消化了部分人民币贬值预期,但同时带来的资金热钱回流美国,后续影响依然不容小觑。
关键词10:险资举牌
12月3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向来行事低调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一番措辞严厉的表态以严厉措辞怒斥举牌野蛮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讲话引发市场强烈反响,相关概念股集体跳水,险资成为了在一段时间内最引人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