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国内基金小镇发展迅速

时间: 2016-12-26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提起近年来私募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基金小镇”绝对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模式之一。其本质在于打造基金地域上的集群,一经推行便受到全国各地追捧,除北京、上海、深圳等传统私募重镇纷纷打造起本土的基金小镇外,浙江、四川、湖北及陕西等地也不落人后地打造自己的基金小镇。 说到基金小镇,美国“格林威治”绝对是不得不提的鼻祖级小镇。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对冲基金大本营,这所占地面积仅174平方公里的小镇,目前集中了500多家对冲基金,其中仅桥水一家公司就掌管着1500亿美元规模。 格林威治依托天生的地缘优势——距离曼哈顿约50公里,和较低的税收优惠,逐步吸引大量华尔街精英前去定居。经过多年发展,如今这所小镇已经成为对冲基金的传奇圣地,撬动着全球产业及金融脉动。 近几年国内越来越重视基金行业的聚集效应,纷纷效仿格林威治小镇,相继涌现出大量基金小镇。比如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北京基金小镇、共青城私募基金创新园、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等多个小镇如今已经发展得像模像样。 浙江应该算是国内最早开始推行特色基金小镇理念的省份,如今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已经初具规模。自2015年5月揭牌以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希望“经过3至5年努力,将集聚及培育1000家以上各类私募基金、证券期货及财富管理服务机构,打造成为管理资产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版格林威治小镇。” 经过一年多发展,这样的目标似乎更加清晰可见。其2015年税收收入达到4亿元,2016年一季度税收超过3亿元;同时,基金小镇有800多亿元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受益企业600余家。 在今年11月2016年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上,来自格林威治的康涅狄格州对冲基金协会和浙江省国际对冲基金人才协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能够助推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成为浙江的标杆特色小镇,中国的一流基金小镇,世界领先的基金小镇。 有老司机前面引路,相信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发展会渐入佳境,吸引更多优质私募基金、证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 今年10月11日,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金控”)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打造前海深港基金小镇,还将成立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发展有限公司,为入驻基金公司提供管家式服务。 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是国内第一座位于自贸区内的基金小镇,建于前海核心片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5万平方米,由29栋低密度的企业墅(前海容积率最低的区域)组成,还包括基金路演大厅、投资人俱乐部等,明年底可入驻办公。 2015年5月30日,中国最大的基金产业集聚区——北京基金小镇应声而起,迎来开局新纪元。北京基金小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建设引领,主要吸引包括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各类基金及相关产业链服务机构入驻,打造基金业生态圈。 截至目前,北京基金小镇已入驻基金及相关机构111家,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超过1801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引进、培育具有较大规模的基金机构超过500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 共青城市私募基金园是唯一一家县级市设立的基金小镇,其发展在中部地区可圈可点。2011年,共青城私募基金创新园成立,为全国首个对冲基金园和全国首批私募基金园。 截至2016年8月底,园区内已注册基金1061家,其中基金管理人63家,股权投资基金657家,证券投资基金100家,产业投资基金30家,创业投资基金10家,员工持股企业128家,股份改造企业73家。吸引超过1100只基金入园,认缴规模超过600亿元,影响社会资本超过3000亿元。 2016年6月26日,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正式开镇。小镇以汇集VC、PE、天使投资、对冲基金、公募基金等基金机构为重点,同时吸引集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保理等金融机构为配套,建立服务创新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 截至目前,小镇已入驻包括深圳前海金控、纪源投资、天奇阿米巴、中法航空高科技制造基金等在内的机构合计53家,管理基金10只,基金规模合计91亿元。 预计到2017年,将引入150家资本机构,管理社会资金规模达到2000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引入450家左右资本管理机构,管理社会资金规模达到6000亿元。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基金小镇发展已初具规模。当前已经集聚天使及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新三板和四板、并购等基金80余只,中信并购、中投中财、毅达资本、金通安益等国内知名基金管理机构先后落户,管理规模近800亿元。力争到2018年末,集聚股权投资基金100家,管理资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建成安徽基金管理机构总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