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债市调整副作用显现 81家企业放弃发行

时间: 2016-12-23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伴随债市近来的剧烈调整,其副作用也随之显现。下半年以来,尤其是12月份以来,一级市场债券的发行困难与日俱增。为规避市场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不少企业取消或推迟了原有的发行计划。数据显示,12月以来已有81家企业放弃发行债券83只,相比去年同期的31只,同比大增167.7%。
  黔南州国有资本营运有限责任公司日前在中国债券信息网刊登公告,拟定于本月22日簿记发行总额为人民币20亿元的2016年黔南州国有资本营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债券。由于市场波动,经研究决定拟延迟本期债券的发行。与此同时,浙江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称,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决定取消16浙建投MTN001中期票据的发行,公司将另择时机发行。
  事实上,推迟或放弃发行的公司远非上述两家。在市场资金面紧张和债市下跌时,一些发行人通常会临时调整发行计划。数据显示,12月以来,截至记者发稿时,在近三周的时间内,有83只债券被推迟或放弃发行,其中最多一天弃发的是12月16日,高达11单债券发行“夭折”。
  “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在原协商利率区间内认购不足,所以在原定发行时间的最后当口,公司决定暂缓发行。”东部某建投企业负责人表示。他坦言,推迟发行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个选择为公司每年减少上千万元的利息支出。“只要市场回暖,我们将果断重新发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信用债推迟或取消发行受到了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二级市场违约事件频发、债券收益率上行和近期市场的资金面趋紧。“以国海证券违约事件为例,出了这个事,代持我们是完全不做了。其他资管等常规业务也更加谨慎,生怕再出一个假公章、临时工的事。”有券商人士坦言。
  需要指出的是,国债和国开债也不同程度地萎缩。财政部21日上午竞争性招标两期续发国债发行规模均为160亿元,较上期280亿元的规模大幅缩减。22日本应是国开行2016年第五期、第七期金融债券增发招标的日子,但国开行却取消了原定的发行计划,将20年期、7年期两期金融债券取消发行,后续发行计划将另行公告。
  对此,某银行交易人士认为,在市场情况不好的情况下,财政部将国债发行规模缩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市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