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今日头条

时间: 2016-12-16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国资委出台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国务院国资委15日对外发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明确对中央企业的差异化考核标准,实施分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上海证券报)
  △造纸企业再次提价 行业高景气将延续
国内造纸企业再次迎来涨价潮。数据显示,近期有16家纸企宣布提价,涨幅在每吨100元至600元不等。机构认为,国家环保整治、淘汰过剩产能以及需求增长是促使造纸行业供应减少、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造纸行业供需关系将持续改善,高景气度有望得到延续。(上海证券报)
  △大股东逆势增持或受市场关注 近期指数调整之际,不少产业资本以及高管纷纷逆势增持自家公司股份,维稳股价意图明显,也体现了对上市公司后续发展的看好。由于股价调整,部分公司的最新股价已跌破大股东或高管的增持成本,值得市场关注。(上海证券报)
  △三江购物(601116)17天暴涨310% 上交所严查游资炒作
17个交易日,暴涨310.5%。借助“阿里系”将成为二股东的一纸公告,以及转型“新零售”的概念标签,市场游资将原本表现“稳重”的三江购物(601116)瞬间变成了惹人瞩目的“妖股”,也迅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上海证券报)
  △养老金险资剑指2017 投资模式和工具创新可期
长线资金入市一直是A股市场关心的话题。目前,养老金入市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先头部队”将于年底挺进,2017年市场将逐步见证养老金渐进入市的效果;另一方面,保险业负债端仍有望取得正增长,但资产端在企稳预期下承受潜在压力。(中国证券报)
  △代持停滞委外撤退 机构谈债色变
债市恐慌情绪正在蔓延,金融机构谈债色变,公、私募等机构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引发市场关注。虽然多家基金公司否认旗下货币市场基金遭遇巨额赎回,但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确有货币市场基金出现数百亿元赎回。(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推进修订上市公司的治理准则
中国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曹勇15日说,证监会目前正在持续推进新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工作,将通过行政监管,结合行业自律和公司自身努力,解决监事会制度“形至而神不至”的问题。(中国证券报)
  △复方丹参滴丸在美陷剂型之辩 天士力(600535)称胶囊仅为方便临床双盲试验
天士力(600535)主打的明星产品复方丹参滴丸近日深陷舆论漩涡,被公开举报其在美FDA开展临床的药物是丹通尼克胶囊,而非天士力(600535)声称的复方丹参滴丸。举报者正是天士力(600535)昔日的高级顾问祝国光。祝国光坚称胶囊与滴丸分属两种不同药品。(中国证券报)
△利空叠加债市暴跌 监管层应加强与市场沟通
内外多个利空因素叠加共振,导致债市出现踩踏式回调。暴跌之下,市场人气遭到极大打击,恐慌情绪迅速蔓延。在此背景下,市场参与者尤其应当回归理性,从基本逻辑出发去理解市场。监管层也应加强沟通,释放稳定信号,理性有序地去杠杆和防风险。(证券时报)
  △东北证券一营业部被暂停代销金融产品半年
继上月国信证券一家营业部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被暂停代销金融产品半年,近日东北证券一家营业部因“内部控制不完善”也被暂停代销金融产品,时间也长达半年。(证券时报)
  △董明珠携手王健林刘强东 30亿投资珠海银隆
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后,董明珠12月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宣布自己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而这一次,她还拉上了王健林的万达和刘强东的京东一起投资。(证券时报)
  △陈文辉:险企重大股票投资需备案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日前接受采访时透露,针对个别保险机构激进投资问题,保监会近期将出台相关措施加以限制。陈文辉说,将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明确保险公司重大股票投资新增部分资金应使用自有资金,不得使用保险资金。对于重大股票投资行为,须向保监会备案,对于收购上市公司行为,须报保监会事前核准。(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