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安信证券]2017年度新三板市场投资策略

时间: 2016-12-15  文章来源: 新三板在线
  伏击,黎明前:放眼当前大类资产市场已鲜有便宜资产,新三板无论如何都算少有的低洼地,而这种低洼是由较高投资门槛和未来不明朗预期所致。我们认为2016年经历了新三板市场大幅调整后估值回归及规则完善的阵痛之后,2017年在“流动性供求平衡”及“制度推进”两方面、或显著改善。短期而言新三板市场在年底和2017年初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干扰,例如目前新三板的流动性困境依然未有太大改善、寻求退出的上市IPO辅导数量创新高与新三板挂牌申报数量维持高位、挂牌数量即将破万家与融资金额放缓的矛盾、做市转让与协议转让方式的博弈、新三板定位的方向性抉择等,2017年新三板将在博弈过程中求解,如果从全年四个季度考虑,2017年下半年机遇将大于挑战,而在此之前最佳策略仍是立足于基本面自下而上选好价格的好公司。
  新三板在大类资产中“桃花源”隐现:1)新三板估值系统性压缩已接近尾声,自2016年8月起我们先后发布的5篇《新三板寻底系列》报告,我们认为新三板市场的估值已经逐渐向一级PE靠拢。当前静态PE低于15X的低估值挂牌已经高达920家,数量比重则达到约23%。
  新三板估值向下空间尤其是低PE挂牌企业估值向下空间已极为有限。
  2)以上市公司、PE为代表的产业资本资金关注度有显著的升温;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的数量及并购交易规模都出现了急剧提升;下半年仅5个月时间内,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数量已超越上半年15%,并购交易金额已超越上半年约40%;3)系列性改善流动性制度呼之欲出,新三板制度改革正处于快车道;
  2017年新三板流动性供求格局或将边际改善:1)整体而言资本市场投资资金相对充盈,大类资产呈现向权益类资产配臵迹象,新三板市场将间接受益;2)新增私募做市商及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的破冰或将带来增量资金超预期。3)挂牌制度趋严与退市制度完善并举有利于减少流动性需求。
  2017年新三板投资策略中退出机制或是关注焦点:1)到期新三板投资理财产品退出可能冲击;根据Choice数据,假设仅统计有数据的新三板投资产品,2017年面临到期推出的产品共199只,到期产品实际募集金额共191.2亿元,主要产品到期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