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仍需等待系统性机会
时间: 2016-12-15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近期债市经历了明显回调,后续走势牵动人心。安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杨凯玮表示,整体看,2016年债券利率上蹦下跳,猴市特征明显。近期的回调给债市投资带来一定机会,但系统性机会还需要等待。
多重利空导致债市大跌
在谈及债券市场的这次调整之前,杨凯玮先回顾了今年债券市场行情。一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呈现小周期的好转,CPI在2月份重回2%并维持高位,中采PMI也在3月份回到荣枯线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皆在一季度末达到短期新高,其他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债转股等因素也都在影响着债市的情绪。“当时判断宏观基本面应该只是短期好转,基本面因素仍会支持债券价格,二季度到三季度偏弱的宏观基本面使得债券价格创出新高,收益率创了新低,通缩的声音也充斥在债券市场之中。”
然而“好景不长”,宏观基本面在PPP加快落地、财政赤字急速上升的推动下,在三季度末开始明显好转。央行开始将政策重心移向防风险及去杠杆,市场资金成本抬高,资金面维持紧平衡局面。这样的政策导向使得非银机构在关键时点杠杆成本高企,清楚表达了货币政策要去金融杠杆的决心。
国际方面,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准备大搞美版“四万亿”,将大幅提振大宗商品,也加大了未来通胀的预期。可以说债券市场近期只有利空、毫无利好,在此背景下出现大幅回调,幅度与速度不输4月份的调整。
“现在的回调无疑给债券投资带来了一定的机会,但也不能就此认定明年宏观经济会‘一飞冲天’,经济可能还会周期性下滑,债市仅是短期叠加不利因素造成的调整,系统性机会仍需等待。”杨凯玮表示。
关注信用债投资机会
杨凯玮进一步表示,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提出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预计央行将继续维持中性政策。日常,央行以价格型调控为主,提升资金供应久期,在DR007高位时净投放、低位净回笼,资金面维持一个偏中性较紧的平衡。另外,未来高于2%的CPI增速应该经常遇见,2017年“美版四万亿”对全球经济增长和输入型通胀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杨凯玮认为,基本面上,11月底六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已有所减退,高炉开工也开始下滑,虽然还无法确定是否拐点已到,但叠加今年一季度基数较高的因素,楼市在新政策限制下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下滑,基建投资也很难一直维持20%的高速增长。“在明年一二季度有可能因为财政政策力度减弱,经济像今年二三季度一样出现小幅度下滑,届时债市应有修复行情。”
杨凯玮相对更关注信用债的投资机会,因为企业盈利和现金流得到持续改善,2017年信用违约风险应会降低。信用债违约自2015年以来频发,2016年3月集中爆发,9月趋缓,原因是信用债违约重灾区——过剩产能行业的经营现金流有明显改善。2017年信用债违约的规模和影响应会下降,市场再次出现“踩踏出逃”的概率大为降低。10月以来,财政部发布的文件虽然对城投债估值产生了明显负面影响,但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2017年估值调整后的城投债仍然存在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