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场外配资: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时间: 2016-12-10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对于场外配资,我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15年:A股市场经历了罕见的巨大波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上证指数就出现了腰斩,市场人气极度的恐慌,整个市场可谓是一片狼藉。有太多人在杠杆上尝到甜头,于是变卖家产、抵押房屋来做配资,最终结局凄凉。再到后来国家队虽然参与了救市,可依旧抵挡不了,市场的消极情绪。造成这次崩盘式大跌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场外配资余额的过大,市场急速杀跌,造成流动性缺失。A股市场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事实上,场外配资类似于券商的融资融券的业务,但又不同于券商的融资融券。融资融券有一定的控制范围,但场外配资,由于其配额的资金比较大(1比3配比,更大的还有1比10的配资),巨大的资金进入股市带来看似巨大的收益,同时也带来了成倍放大的风险。 就去年的A股大跌来说,一开始是由券商融资融券的低门槛、高杠杆配资开始的。接着,信托、银行等联手都开始高杠杆配资。最后引爆了场外配资,特别是P2P场外配资。最终导致股灾爆发,并迫使国家队救市,这背后是国家斥巨资买单。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最大的损失是对市场化程度异常高的股市机理的严重摧残和破坏,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场外配资的高杠杆属性和“强制平仓”的风控制度安排,使其具有高风险特征,相关主体如不能尽到“投资者适当性”的审查义务,就会造成大量中小投资者承担远超出其承受能力的风险,本质上是对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侵害。同时,场外配资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经多层嵌套之后的杠杆比率远远超出审慎监管的要求,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征,对市场助涨助跌作用明显。特别是在市场下跌行情中,配资机构为了规避其自身风险作出的强制平仓行为,会造成股票价格过度偏离其真实价值,引发市场“连环踩踏”,风险由高杠杆配资向低杠杆配资蔓延,由股票期货市场向银行间市场扩散,流动性收缩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威胁金融安全。 众所周知,场外配资收益非常可观,但同时风险极大。资金通过场外配资进入股市后,一旦股市暴跌触发平仓线,投资者将损失惨重。回溯沪深两市过往表现,单日跌幅超过7%的情况在2008年和2015年各5次,2007年2次,2009年1次。足以证明,现在波动率要比从前大很多,加杠杆的风险也同比增加。因此,投资者应加强风险意识,切勿好了伤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