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经理企盼股债“跷跷板”效应

时间: 2016-12-0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债券市场的哀鸿遍野,激发不少基金经理对股市新一轮行情的憧憬。在一些基金经理看来,2013年“股债双杀”不会重演。在“资产荒”背景下,债券市场调整会形成资金挤出效应,相对处于投资洼地的股市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资金布局对象,这有助于A股行情延续。 不过,也有基金经理指出,目前A股市场并不具备牛市基础,一方面宏观经济基本面仍存压力,另一方面个股估值整体而言仍相对较高。除非市场出现明显的“财富效应”,引发场外资金大量涌入,制造资金推动型行情,否则,投资者不宜对行情抱有太高期望值。 增量资金预期升温 在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楼市调控日趋严厉背景下,一些基金经理对于增量资金入市的预期不断升温。 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宽松的流动性制造出大量逐利资本,反复在各个市场间流动,并不断推升各类资产泡沫,典型例子就是2014年底启动的一波时间短但幅度强的大牛市,以及去年至今频频暴涨的楼市。该投资总监认为,在“去杠杆”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这些逐利资本的可投资渠道越来越窄。当楼市和债市的获利预期大幅压缩后,逐利资本陆续进入股市可以预期,这会是A股市场下一阶段稳步走强的基础。 “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历经此前三次大幅下跌后,股市的‘去杠杆’基本完成,在各个领域‘去杠杆’背景下,这成为稀缺资源。而在逐利资本的眼里,这就是一个相对风险可控的投资领域。”该投资总监说,“现在缺乏的是,A股市场‘财富效应’还未体现出来,如果在某些板块形成一致预期,就很容易将场外资金吸引进来,从而撬动整个市场上涨。” 万家基金认为,供给侧改革加速推进,周期品价格回升,股票估值逐步修复,后续政策密集出台也会对相关改革概念产生进一步的利好刺激。另外,有业绩支撑的绩优价值股在很长时间内仍是市场投资热点,存量博弈下资金会选择抱团取暖,优质蓝筹股也会成为险资财务投资的主要标的。 中欧基金指出,本轮行情中,蓝筹股是推动股指上行的主要动力,如果蓝筹股板块走弱,大盘大概率难以避免调整。整体来看,12月可能是“风险大于收益”的时间窗口,但市场整体向下空间不大,指数或在3100点附近得到有力支撑。但风险也意味着机遇,如果前期没有配置好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者,可在该月考虑关注入市机会。 仍需做好风控 值得注意的是,虽基金经理们期盼“跷跷板”效应带来股市行情,但出于对“黑天鹅”事件的担忧,他们也在不断强调风控的重要性。 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莫海波表示,考虑到近年来市场上“黑天鹅”事件频出,投资者不可对行情盲目乐观。虽然三次大跌后A股泡沫基本消灭,但目前调整时间尚短,整体估值并不便宜,还不足以酝酿出一波新的牛市。目前支撑A股走强的因素,主要还是以保险资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入场,而这些都属于长线投资资金,难以推动短期市场持续上涨。基于这个逻辑,莫海波强调,在没有出现明显“信号”前,投资者仍需做好风险控制,提防“黑天鹅”事件来临。 重阳投资则提示,对于股市而言,近期无风险利率上升的影响需区别对待。在经济复苏情况下,企业盈利改善理论上可抵消无风险利率上行的影响。但当前中国经济不同板块和行业的回升力度差异较大,这意味着市场结构性分化可能加大。同时,短期利率快速、大幅上升不仅会抑制股票估值,也会降低市场风险偏好,这在2013年6月的钱荒中体现得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