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子公司新规落地 开启“净资本约束”时代

时间: 2016-12-05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业界期待已久的基金子公司新规正式稿上周五终于落地,这也意味着,目前规模超过11万亿的基金子公司,在经过了3年对“量”的追逐之后,未来将走上追求品质之路。 12月2日下午,证监会正式下发并公布《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新规”),对基金子公司的监管生态进行重新勾勒。从业内反馈的意见来看,新规相比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差异不大,对于过渡期时间和部分细节进行了适当调整,显示出新规对于政策调整可能带来影响都做了谨慎的考虑。 “我们下周会根据新规探讨未来业务布局,首当其冲的还要找股东增资。”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这也是未来仍有志于发展基金子公司业务的公司的普遍态度。寻找股东增资、转变业务方向、人员调整等都势在必行。 不过,业内传闻已有些基金子公司准备“退出战斗”。 净资本约束时代来临 过渡期延长至18个月 新规对基金子公司在净资本、股东资格、业务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多项要求,基金子公司将告别“野蛮生长”,进入“净资本约束”的新时代。 根据新规对于风控规定的要求,基金子公司净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不得低于净资产的40%、不得低于负债的20%,调整后的净资本不得低于各项风险资本之和的100%。 此外,新规还首次明确了母公司对子公司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1%。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8家基金子公司的母公司持股比例达不到51%。 “净资本约束”使部分仍有志于继续发展基金子公司业务的公司面临较大的资本金难题,这些基金子公司首要任务就是增资。 “据我了解,目前规模排名前二三十位的基金子公司增资的需求旺盛,在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就已经开始积极寻找股东增资,有些公司股东已经明确增资,而且还出现了‘10亿+’这种大手笔的增资。”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介绍。 另一位子公司总经理表示,该公司也在积极寻找股东增资,希望至少增加5亿元,最好增加到10亿。“新规对部分存量业务进行了新老划断,虽然我们2016年的增量并不多,但是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需求,必须增资。”该子公司总经理说。 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的前20大基金子公司中有9家的注册资本金不足1亿元,最少的仅为2000万元。虽然今年已经有十余家基金子公司增资,但真正的“增资潮”大概率将在明年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自2016年12月15日起施行。对于专户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第十条规定标准的,给予18个月的过渡期。征求意见稿中的过渡期为1年。规定施行后第12个月、第18个月,专户子公司各项风险控制指标达到规定标准的比例应当分别不低于50%、100%。 “这一过渡期较此前征求意见稿有所延长,更多的考虑到了业务调整带来的风险。毕竟基金子公司的规模已经达到11亿元,有节奏地逐步平稳过渡才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一位基金子公司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还表示,18个月的过渡期也给了基金子公司更多自由度,有更多时间进行业务调整、处理增资等。 通道业务退出 走向差异化发展之路 新规出台,意味着占据基金子公司业务规模近八成的通道业务退出历史舞台,基金子公司要寻找转型方向,但目前整个行业还很迷茫。 记者从基金子公司人士处了解到,多数基金子公司计划按照新规调整业务,多集中在非标股权、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行以及标准产品投资等四个领域。 “子公司可以做一级市场、另类投资,对拓展主动管理范围来说很重要。”上海一家大型信托系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子公司业务和主做二级市场的母公司业务能形成互补,但目前的情况是“钱多、好项目少”,实际业务并不好做。 对于市场看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不少基金子公司人士也表示比较难做。“资产证券化项目本身周期较长且细节繁琐,目前市场竞争很激烈,要落地也很难。而且基金子公司比较缺少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人才。” 基金子公司所面临的除了必须增资,还有利润率下滑的问题。据一家基金子公司负责人测算,在新规之下,按照目前的业务收费标准,子公司净资本利润率可能不足10%。“要么提高收费标准,但基金子公司收费标准超过信托等其他机构难度较大;或者寻求利润率更高的业务。”该负责人说。 基金子公司去通道化、向主动管理转型是一条漫长之路。基金子公司的生态已经出现很大变化。行业内大中型的基金子公司努力通过人员调整、业务调整、提高报价水平来发展转型,走差异化道路;也有基金子公司已经较长时间无业务可做,有些业务团队已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