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从徐翔案看无处不在的市场操纵

时间: 2016-12-03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股市笙歌】 最出名的一哥,被动结束了无比辉煌的投资生涯,但那些经典的合谋案例仍会不时出现。 400亿元合谋操纵13家上市公司股票,获利几十亿元,媒体曝出的这则徐翔市场操纵案件信息,也许没有让市场太惊讶,但是资金规模和涉案上市公司高管数量仍然空前。 在笔者看来,徐翔只是一个市场操纵的符号,没有他也会有其他姓名出现在投资者面前,只是近十年来无出徐翔右者。其实,坊间崇拜徐翔的人何其多也,即便这位私募一哥身陷囹圄仍然追随者众,许多人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喜欢一哥的散户投资者也非常多,毕竟彪悍的操作手法带来股价飙升,大家都喜欢以及感激主力吃肉我们喝汤的行情走势,至于跌停板出货等惨烈下跌就只埋怨自己跑的不够快了。 与内幕交易相比,投资者对市场操纵没有那么反感,因为自己可以通过K线技术指标或者许多其他思路,企图坐上所谓主力资金的轿子获得不菲收益,君不见汗牛充栋的以跟庄为主题的书籍。然而,如果没有内幕信息,什么样的大资金会有胆量进出这家公司股票。 笔者之前曾做过一次报道,一家公司在徐翔旗下基金进驻后的一年时间内,不断并购影视、锂电池等等热门概念行业的资产,有的并购所获股份比例之低令人咋舌。一年后股份限售解禁,当日该上市公司10转10高送转,该基金当日即大举抛售至5%之下,之后再减持已无需公告。 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个人投资者们如果熟悉类似模式,理性选择自然是摩拳擦掌积极跟进,等待一哥各种运作拉抬股价,吃不到肉也要喝上汤。有赚大钱赚快钱的好办法,为什么要加以鞭笞而不是同流合污呢,你们玩了这么多次赚得盆满钵满,实在是艳羡旁人。 但是,个人投资者并非市场操纵者的朋友,而是交易对手方。美国一位资深投资者曾总结,“股市操纵者总希望散户买进他们想卖出的股票或者卖出他们想买入的股票,大部分操纵行动是针对散户的。” 据财新网报道,徐翔案中参与合谋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3家,徐翔等人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协助上市公司高管及大股东在大宗交易市场高位减持套现,或通过定向增发后高位抛售,双方还约定减持底价以及高出底价部分的分成。报道中提到的上市公司高管、董事长比比皆是,大部分就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至于公司其他职位的高管就更多了。 所以,市场操纵最大的破坏,是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规则破坏,与法律法规要求的秩序完全南辕北辙。资深市场参与者无力改变,反倒有可能同流合污,或者采用某些操作手段谨慎地部分参与。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进行过精辟表述,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这里面还没有提到时间长短,如果这些利润可以在短短几周甚至短短几天完成,对所有人都是无限放大的诱惑。实际上,不断涌现的市场妖股,正是主力资金衡量法律风险、成本后仍然继续疯狂追逐利润的常见选择。 最出名的一哥,被动结束了他曾无比辉煌的投资生涯。但那些经典的合谋案例以及具体操作方式,仍然会不时出现在今后资本市场。只是,也许手段更加隐蔽,或者不那么招摇露骨,少一些贪婪,多一些适可而止。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让这些聪明的投资者可以凌驾于普通人之上,却永远在法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