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险资举牌潮仍将延续

时间: 2016-12-0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5年以来,各大保险机构出手不凡,频繁在二级市场“举牌”上市公司,以图完善、扩大自身的资本版图;而被“举牌”上市公司股价也应声而起,保险机构收益颇丰。 分析人士指出,保险的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张,目前的权益资产仓位不高,仍有加仓空间。被举牌标的公告日前后约10个交易日拥有非常完美的投资窗口期。 完美投资窗口在公告前后 回顾2015年,至少有35家上市公司遭遇险资举牌,安邦系、阳光保险集团、人保系等10大险企参与其中。据统计数据,保险机构自2015年以来大规模“举牌”A股上市公司,尤其2015年后两个季度规模大幅增长,“举牌”规模分别达到693亿和805亿。以2015年12月31日的最新市值计算,全年举牌所涉标的共涉及市值超过2500亿元。 受监管收紧的影响,2016年上半年险资“举牌”规模大幅下降,2016年二季度下滑至2.9亿。但是三季度以来,险资“举牌”规模再度出现明显的扩张。截至目前,2016年下半年险资举牌规模累计达到310.4亿,险资“举牌”潮再次来临。 被“举牌”的标的市场走势如何?何时是最佳投资窗口?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杰、曹柳龙统计指出,“举牌”公告日前后约10个交易日拥有非常完美的投资窗口期,之后3月几乎不存在显著的投资价值。 他们测算了2015年以来险资“举牌”的38家上市公司在“举牌”公告日前后一段时间(相对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的均值,结果显示:公告日当天以及前后一个交易日的单日超额收益最高;公告日前的11个交易日直到公告日后的9个交易日,被“举牌”上市公司持续获得正的超额收益,此段时间为险资“举牌”的最佳投资窗口;不过,“举牌”公告日后3个月(60个交易日,剔除公告日后的前9个交易日),相对沪深300的累计超额收益几乎没有增量,单日超额收益也很难有持续性,该时间段的投资价值并不大。 他们指出,被单家保险举牌一次的股票短期超额收益明显,部分个股走势出现提前反应的迹象;被单家保险举牌多次的股票,各“举牌”公告日期间的超额收益相对独立,超额收益可能接力跑、也可能提前被透支;被多家保险举牌多次的股票仅有万科A,险资“举牌”万科明显提升了估值中枢,使得万科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举牌”潮将延续 根据保险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保险业在2016年前三季度原保费收入为25168亿元,同比增长32.18%;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6825亿元,同比增长8.97%;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18343亿元,同比增长43.56%。 国海证券分析师代鹏举表示,保险业负债端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而房地产调控压力使得险资资产配置压力进一步加大,房地产调控前(10月以前)还能看到各种产业资本和险资疯狂拿地的现象,在地产收紧后拿地越来越难,进而加剧资产端的配置压力。 陈杰、曹柳龙亦认为,保险的总资产规模不断扩张,目前的权益资产仓位不高,仍有加仓空间。截至今年3季末,保险机构总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4.6万亿,其中,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仅为14.25%。根据保监会规定,险资配置权益资产比例的上限为上季末总资产的30%; 通过历史数据统计,陈杰、曹柳龙指出,险资举牌的上市公司通常有以下特征:多处于地产、金融行业;股权分散、高分红、中等市值、现金充沛、高ROE、低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