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港股通】沪港通暂现疲态 资金或转战深港通

时间: 2016-12-0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最新数据显示,自从11月21日以来,沪港通中的港股通额度连日萎缩,在11月29日更是出现资金净流出。有港股分析师表示,沪港通暂时出现疲态,可能是资金即将转战深港通的先兆,一些中小盘港股即将受到市场青睐,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投资者开始规避港股风险的可能。 港股通资金净流入额下降 统计显示,自11月14日开始,港股通资金净流入额就开始持续下降,陆续跌破25亿元、20亿元、15亿元人民币关口,期间曾出现过小幅反弹,然而到了11月21日,港股通资金净流入金额开始直线下降,从当日的18.23亿元人民币,依次降至15.75亿、12.93亿、10.3亿、8.15亿、5.69亿元人民币,11月29日则出现了2.09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净流出,为自11月1日以后的首次。11月30日港股通才重新恢复为资金净流入,金额为4.69亿元人民币,依然处于相对低位。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业内对于沪港通中的港股通出现萎缩的原因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是由于美国大选靴子落地,此前美股、美元以及相关资产涨势过大,不排除近期出现小幅回调的可能性,而由于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市场热度或将出现下降,因此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暂时规避相关风险。第二种推测则是,部分投资者憧憬即将开通的深港通投资机会,暂时把资金从沪港通中抽出,等待抄底一些深港通中的中小盘绩优港股。目前更多观点倾向于第二种推测。 南华金融集团高级港股策略师岑智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他更倾向于第二种推测,很多投资者已经在为即将开通的深港通做准备,部分相关股票已经开始出现涨势,这正是乐观情绪所带动的。近期他看好港股中的基建和资源等板块。 资金或备战深港通 分析人士指出,深港通将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北水”南下资金可能将注意力转移至深港通,此前表现平平的香港中小盘股、特别是相关H股有望迎来上涨机会。 岑智勇表示,由于港股估值相对较低,在深港通开通后,有望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从而利好港股。此外,海外市场也可能会对港股产生影响,若美国近日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会利好港股市场气氛,从而惠及港股市场。值得关注的是,如果美元出现下跌行情,美元兑港元汇率有较大跌幅,或会令部分资金流入香港股市,也可能利好港股。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指出,随着深港通正式启动已经进入“倒计时”,届时881只深证个股和102只港股将被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高挺指出,目前看来,高股息港股以及能够在长期提供稳定回报的食品饮料和医疗保健龙头企业应该对保险公司具有吸引力。短期而言,认为最新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香港小盘股将对正在积极推出沪/深港通产品的内地公募基金/对冲基金产生吸引力。许多基金都愿意承担风险,以便迅速做出业绩来吸引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商业银行和养老金在内的投资者。而从长期来看,预计南下资金将具有可持续性。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将广泛参与港股通,人民币面临走软压力以及内地仍面临着“资产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