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新三板股权基金不佳 部分基金将到期市场面临压力

时间: 2016-11-29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新三板股权市场现状和特点
  新三板是真正的注册制,给了市场投资者一个股权投资的机会,无论是挂牌审批、投资者门槛、融资等一系列具体实操环节跟主板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主板目前是散户市场,新三板是机构市场。所谓注册制,更多是三板培育好优质企业标的,后边转板到主板。所以新三板二级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并不会特别好。当然,如果分层制度推出后降低投资者门槛,以及公募基金入市,这个时候流动性可能会明显好转。
  新三板提供一个股权流通的市场,而非炒股票的市场。这个股票对于企业角度来讲意义不是特别大。企业挂牌新三板无非有几个目的:1.按照现代法人制度规范企业运作;2.宣传;3.多一个融资渠道;4.价值得到充分发现;5.股东减持。新三板这个市场其实是让企业融资而非让投资者炒股,由于企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就要判断风险,有可能血本无归,这个风险需要股权投资者去承担。
  三板股本1000万到5000万的公司占整个三板市场的60%,股本本来就很小,对外流通筹码释放的比例也很小。因为没有设置涨跌幅限制,加上流通筹码少,散户交易就会出现巨大的波动风险,出现巨大波动又不容易去监管。所以,并不太适合让二级市场很快活跃起来。
  而且,新三板没有散户,都是专业投资者,投资者之间没有什么预期差,这也也不利于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政策密集出台,但流动性难题依然难解。当前的新三板市场有点像围城:从投资人角度看,投资期限到期的新三板投资基金及专户产品的退出问题亟待解决,而部分投资人却因为500万元的开户门槛无法进入市场;从挂牌企业角度来看,部分企业忙于IPO,另有大量企业因条件收紧难以挂牌。
  部分基金产品将到期,新三板市场面临压力
  投资期限到期的新三板投资基金及专户产品到期风潮或将在明年上半年达到高峰,预计产品到期被迫退出的影响在2017年第一、二季度会持续增大,对市场形成较大压力。若解决不好,易引发“黑天鹅”事件。大批基金产品到期退出,投资者数量却难见增长,新三板市场或面临僵局。500万元的投资门槛一定程度影响到投资者结构失衡。但相比降低投资人门槛,现阶段有更多制度需优先调整,降低门槛还需一些完备条件。
  全国股转系统发布的2015年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新三板个人投资者账户数为198,625户,机构投资者账户数为22,717户。目前共有9686家公司挂牌,列于前十大股东的个人账户数量为50,299人。不计算列于前十大股东的个人账户,新三板个人投资者账户约有14.8万户,其中还包括一部分企业原有老股东和因垫资开户被清查的不合格投资者。粗略估计新三板市场中真正合格的个人财务投资者不超过10万个账户,平均每家公司的个人投资者仅为个位数。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末,A股账户市值5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账户数为16.1万户。即使A股账户市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都参与新三板,能够为新三板提供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也不会大幅增加。此前公募基金只能通过子公司或专户方式进入新三板,未来增量资金预计或有百亿元以上规模。创新封闭式基金或打头阵,为新三板市场增加些流动性。
  挂牌企业数量增速放缓
  2016年8月,股转公司召开《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培训会议,对新三板挂牌标准有所调整:对于非科技型创新型的传统行业,规模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不能连续亏损。对于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虽不要求“不能连续亏损”,但对规模也有一定要求。在新标准之下,新公司挂牌数预计将系统性减少,退市公司数量则大幅增加,退市公司数量达到三位数的概率很大。这对于提高公司整体质量大有裨益,对维持市场供需平衡有所帮助。
  对新三板企业而言,为更好地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可以选择:IPO排队、转板、进入创新层。目前新三板中首发申报IPO的挂牌公司总共有61家,这些公司2015年的平均净利润为6700万元。未来一年中,行业成熟且净利润大于5000万元、资金需求较低的公司,可能会选择IPO排队。行业比较新,正在从初创期迈入高速成长期,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且净利润小于5000万元,对资金需求较大的公司可能选择转板作为出路。
  近七成新三板基金亏损
  统计显示,以事件驱动为主投资策略的159只新三板私募基金中(含私募自主发行、券商资管、公募专户、期货资管、信托产品及有限合伙),有44只今年以来的收益为正,占比仅为27.7%,也就是说只有不足三成的新三板私募基金今年赚到了钱。对新三板私募基金而言,退出通道是否顺畅,以及能否找到业绩可持续的投资标的,是最为看重的因素。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159只新三板私募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4.49%,其中收益率为正的只有44只。亏损幅度超过20%的有22只,其中亏损超过30%的有11只,亏损幅度最大超过50%。
  虽然上述统计并不全面,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今年新三板基金收益普遍不高很正常,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三板指数今年以来一直疲软,市场整体下行,逆周期赚钱的基金肯定只是少数,不过目前看市场已经见底;二是一般只有基金所投企业为做市转让,才能体现基金净值收益。其实,有一批新三板定增基金,由于参与定增价格较低,本身可能已经开始赚钱,但因为所投企业还没有开始做市,托管机构并未按照企业协议转让价格体现基金净值收益。
  如何退出是所有新三板基金最大的担心,包括新三板企业业绩能否持续也是未来能否退出的问题。 新三板市场是一个快速完善、快速形成的市场,对于投资人而言,往往也存在最大的机会。新三板目前处于双折价区间,是企业被严重低估的低点,这也是新三板最大的投资机会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只剩两到三个月。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决定是否投资一个企业或项目,最主要的不是看业绩好不好,而是看投进去能否方便地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