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内地投资者应当怎样看待海外市场投资?

时间: 2016-11-2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明远之道】 海外市场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国内市场没有足够的专业机构帮助内地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造成许多人海外投资并不顺利。 最近几年,内地投资者对投资海外资产的热情逐渐高涨。但是,海外市场的复杂程度远超内地投资者的想象,而国内市场又没有足够的专业机构帮助内地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造成许多人在海外的投资并不顺利。 那么,内地投资者需要怎样看待海外市场投资呢?需要意识到哪些风险和机会呢?这里,就让笔者一一列举内地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海外市场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海外市场的复杂性:与内地市场相比,海外市场异常复杂,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市场的广度更大,从非常成熟的市场如美国、德国,到非常混乱的新兴市场如南美,不一而足。 同时,海外市场的金融产品极其复杂,各种设计层出不穷。举例来说,仅仅就ETF一类而言,就有行业ETF、指数增强ETF、带杠杆ETF(不同于国内投资者的理解,这种杠杆仅是博取短期波动下的杠杆,和长期回报并不相关)、行业ETF、多空ETF等,而各个ETF的管理人不同,规模不同,可能出现的偏离指数、乃至退市等情况,都比内地市场复杂得多。 对海外投资者的专业性要有所了解:与内地市场由大量个人投资者组成不同,海外市场的投资者极其专业,一些家族基金甚至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这些投资者的专业程度,远非内地市场可比。想从这些投资者身上赚取超额收益,是非常困难的。 不仅是历史悠久的价值投资,海外市场各种投资方向,如事件驱动、量化交易、套利交易、宏观驱动等多种方向,大多都有非常专业的投资者充斥其中。这些投资者要么经验丰富,要么最少也是高薪聘请的名校毕业生,智力超群。和这些投资者做交易的时候,内地投资者需要慎之又慎。坦率说,我以为大部分内地投资者,并非海外投资者的对手。 不要被汇率问题吓到(也不要轻易判断汇率问题):许多投资者在投资海外市场时,担心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持有本币资产的汇率损失。实际上,我以为,这大可不必。 一方面,汇率问题非常难以判断,一段时间的贬值或者升值,根本不能作为未来汇率波动方向的判断。君不见,海外市场最优秀的投资者,都经常在汇率问题上犯错,又何况内地的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准确判断汇率未来的波动(比如从最近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就认为这个趋势会延续),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另一方面,汇率波动的幅度其实不大,即使在比较激烈的年份,一般也不容易超过每年10%。而且这10%,还不是年年都有。而投资成熟、复杂的海外市场,很可能比投资内地市场赚取的回报更少,这就导致单纯因为汇率问题,就去投资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陌生市场,其实很可能并不上算。 法律和其它各类细节:由于海外市场相比内地市场,更加复杂,参与主体更多,政治法律环境也迥然不同,导致投资者在参与海外市场时,经常被一些内地市场不存在小问题绊倒。 举例来说,在投资者投资了海外地产市场后,如果将地产出租,就可能会遭遇租客既不付房租、也不搬走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内地比较好解决,打民事官司让租客搬走即可;但在海外市场,有时候会存在一些保护某类租客的条款,最后导致房东既收不到租金、也拿不回房子。 如果投资房产以后,空关不租呢?一方面,这种做法仍然需要支付不菲的房产税;另一方面,有些国家还有旨在避免浪费社会资源的法律,规定空关的房屋如果无人居住、并被人占据、并且在若干年内原屋主并未提出异议的话,该房屋就归占据者所有。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内地投资者闻所未闻的。 而在资本市场,类似的问题也有不少。比如,大部分海外市场都征收资本利得税,税率经常很高。此外,不少海外市场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并不像内地公司一样采用严格的第三方托管。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这些机构出现诚信问题,投资者只能自认倒霉,不会有政府机构兜底。其中,2008年的美国麦道夫案,就是此类案件的典型。 限于篇幅,这里我将主要讨论这个专题的上半部分,即风险部分。在下次的专栏中,我将继续讨论如何在充分预防这些风险以后,尽量在参与海外市场时获利。(未完待续) (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