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的投资逻辑
时间: 2016-11-26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今年2月份以来大盘指数上涨超过20%,坚持在3000点以下买入指数基金的人得到了他们应有的奖赏。
这里不得不佩服某网络红人的投资逻辑,他早在2015年5月(那时牛市还正如火如荼)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熊市不买股,牛市白辛苦;牛市不买房,熊市泪汪汪。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2015年上半年卖股买房,地点北京周边,准确地踩在了资产投资板块轮换的节点,妥妥地前瞻性选手啊。
但牛人之所以是牛人,是因为他们自有一番逻辑。这次股市回暖,其背后的逻辑可以按此倒推么:房市暂时歇落,股市随即回归。真的有人是这样想的,对于普通来说人可以直接、间接参与的投资市场,事实上只有三个:股市、楼市是普通人都可以参与的;第三个市场是债券市场,包括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普通人是通过买银行理财产品间接参与的。债市,其牛市毫无疑问已经终结,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原因是利率已经见底。楼市则经历了一次局部的、失控的政策性牛市,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幅度令人瞠目,所以必须叫停,因为已经失去了合法性。但先走出大行情的是期货市场,随后波及到A股的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板块。
除了有自己的逻辑,大神还有一个特质,就是能从司空见惯的事件中看到别人看不到事情,这就是俗称的逆向思维,比如说产能过剩,在谈论了很久“三去一降一补”之后,很多人多会习惯性地将其看成负面影响,但某知名分析师就能从微观出发,提前看到大宗商品以及周期股的上涨逻辑:比如有的南方煤矿,由于品位低,其实煤炭价格涨了,还是没办法复产;比如有的化工行业,很多企业倒闭,转型了,产业集中度提高非常明显,特别民营企业;再比如现在价格起来了,但是很多停产的企业,复产就比较难,因为复产要人啊,要进货啊,都要钱。企业情况摸清楚了,再回归到基本的供求关系,逻辑就相当明了。
当然,这些都是事后看来简单,事前却需要在一片混沌中摸索,非一般的洞察力可洞悉,而且还不一定对。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创业板开张那天,天涯有个网友,大约花了105000元,将那天上市的全部28只股票,集合竞价各买100股,然后发个帖子天天跟踪,大家看着玩,可惜,坚持了三年不玩了,就在去年,有人把那28只股票的现价算了算,如果他拿到现在,市值是435000元,获利三倍还多,同期上证指数涨了25%左右,创业板指数涨了140%,看见了吧?也不选时,也不选股,纯粹没有逻辑,也挣钱了,有何道理可讲。
对于普通人来说,掌握基本的逻辑即可:首先去杠杆,拿自己的闲钱去投机;其次,投机有风险,虽然风险界定是个技术活,但是我们能掌握一条就可以了,3000点以下买总比5000点买安全吧;第三,投点什么呢,最最简单的就是指数基金。然后,最最关键的是买入并持有,耐心等待大牛市。当然这个期间肯定会有煎熬,这个时候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坚持低点买入,实在没办法判断就采取定投,平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