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完善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
时间: 2016-11-2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网
证监会网站22日消息,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第九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暨中国中部(湖北)创业投资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发展中肩负重任。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紧密关联,对创新创业经济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相互联动的市场化机制,能够促进各类社会资本快速形成、集聚以及加速循环,疏通创新创业活动的“血脉”。其次,健全的资本市场是分散风险、共享利益的主渠道,适应了科技创新周期长、投入大、不确定性高等特点,激励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敢于冒险、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第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施股权激励、完善治理结构,便利了人力资本市场价值的有效转化,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为缩短技术与产业、创新与财富之间的距离创造有利条件。实践表明,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共同形成的一套发现和筛选机制,不断推动新技术发明、新产业成长和新商业模式诞生,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有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证监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不断拓展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全面做好资本市场与创新创业的对接。
一是不断发展壮大主板、中小板市场,为新兴产业拓宽融资渠道。以上交所主板为例,2015年以来,共有150多家公司完成IPO,募资1800多亿元,其中属于创新创业等新兴产业企业约50家,募资约390亿元。
二是持续强化创业板服务创新创业的使命,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成长壮大。目前,创业板500多家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九成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七成以上,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超过5%,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七年来创业板累计为企业融资6000多亿元,有效发挥了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输血作用。
三是深化改革新三板,也就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更好服务创新创业活动。新三板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包容性理念设计准入机制,对申请企业在所有制、地域和盈利等方面不做限制性要求,支持鼓励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债券等实现直接融资。目前,9000多家挂牌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六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合计占比超过七成。同时带动了社会资本对创业企业支持的前移,有私募股权基金参股的挂牌公司占比约60%。
四是规范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基本形成“一省一市场”的格局,对于促进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具有积极作用。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设立40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场所,挂牌企业1.35万家,展示企业5.4万家,累计为企业实现各类融资6450亿元。
五是大力培育私募市场,为创新创业引入大量活水。截至今年10月底,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1.73万家,备案基金合计4.23万只,认缴规模9.13万亿元,实缴规模7.26万亿元。
六是加快公司债券品种创新,进一步拓宽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今年以来,共5家企业成功发行创新创业债、募资1.15亿元;完成首单交易所绿色债发行、募资3亿元。
下一步,证监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将继续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扣创新驱动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时代主题,强化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理念,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进一步完善适应创新创业企业多元化需求的投融资机制,推动产品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助力更多创新创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一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高服务创新创业的效率。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的监管,从源头上把好市场准入关,杜绝脱实向虚,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创新创业领域。二是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覆盖面。在发展壮大交易所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发展新三板,完善挂牌融资、交易和退出机制;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并将其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推动私募市场发展壮大,增加创业资本的有效供给。推动出台《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引导私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完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联动机制,鼓励其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推动扩大股权投资资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来源,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流向创新创业经济领域。四是完善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和股东分红等制度规则,鼓励上市公司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为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