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华塑控股(000509)子公司将遭破产清算 还有哪些上市川企想“甩包袱”

时间: 2016-11-22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亏损多年的南充华塑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充华塑)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11月19日,华塑控股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接到控股子公司南充华塑董事会通知,鉴于南充华塑目前经营持续亏损,已严重资不抵债,且无法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南充华塑向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若被法院宣告破产受理,将由破产管理人接管。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类似南充华塑这样的公司在上市川企的子公司中并非孤例。 华塑控股计提3660万坏账准备 经审计,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5月,南充华塑分别亏损204万元、1952万元和641万元。事实上,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亏损,成了资深“亏损户”,拖累了华塑控股业绩。截止2016年5月31日,合并资产总额15408万元,合并负债总额29312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3904万元,已严重资不抵债,且无法按期偿还到期债务。 不仅如此,南充华塑涉及多起民事诉讼案件,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产成品库房被法院查封,公司无法正常赊销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公司产品结构老化,市场份额持续萎缩,无法正常经营。 对于破产事项对华塑控股的影响,公司方面表示,截止2016年5月31日,上市公司对南充华塑合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900万元,已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6900万元;对南充华塑合并其他应收款8439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3660万元。一旦南充华塑进入破产程序,公司不再将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公司2016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有可能将出现较大的变动。“如果未出现较大的影响业绩的负面事件,股东净利润将有可能增加。”有业内知情人士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 新筑股份剥离工程机械类资产 事实上,类似南充华塑这样的“无底洞”公司,在上市川企中并非个别。如作为股改“钉子户”的S前锋(600733)继2015年亏损3029万元后,今年1-9月又亏损了624万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旗下子公司“站着茅房不拉屎”。该公司旗下的北京标准前锋商贸有限公司、北京先达前锋咨询有限公司已停业多年,虽然上述两公司在今年上半年产生了营业利润,但并非经营所产生,主要是将以前年度已计提但无需支付的费用在本期入账所致,净利润仍然为负。 更有甚者,S前锋旗下的四川首创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前锋(香港)商贸有限公司自设立以来就未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纤维板建材的国栋建设(600321)的业绩屡遭诟病。“纤维板建材科技含量很低,尽管营业额保持30%的增长速度,但利润却不增反降,应该尽快将纤维板建材资产剥离出上市公司。”有市场人士认为。 《金融投资报》记者获悉,目前已经有部分上市川企开始通过资产重组,剥离不赚钱的资产。如新筑股份(002480)通过对全资子公司新筑混凝土机械、眉山新筑、合肥新筑的100%股权进行转让,完成工程机械类产业进行剥离,将集中有效资源专注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等新兴产业;仁智油服(000629)也加大了闲置资产处置力度,逐步剥离与现行主营关联不大的资产和股权,优化资产结构;西部资源(600139)拟剥离矿业资产,专注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