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保持灵活操作 股债均衡配置

时间: 2016-11-21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近期,市场在有色金属、煤炭、建筑等热点板块的带动下迎来久违的反弹行情。11月以来(截至11月16日),上证综指上涨3.37%,深证成指上涨3.64%。风格方面,价值风格表现优于成长风格。上证50、中证100和沪深300分别上涨2.64%、2.61%、2.80%,中证500、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2.98%、1.32%、1.05%。行业层面,28个申万一级行业全线上涨,出现普涨格局。债市方面,短端利率上扬;信用债方面则是长久期表现好于短久期。指数方面,中债综合全价指数微跌0.75%,中债企业债指数下跌0.63%,中债国债总全价指数下跌1.03%。 各类型基金业绩方面,11月以来权益类产品表现优于固收类产品。主动股票型基金整体净值上涨1.79%;混合型基金净值加权平均上涨1.05%。开放指数型基金整体净值涨幅2.45%。受债市震荡影响,债券型基金整体下跌0.11%,纯债债基整体下跌0.15%。货币基金以年化收益率2.44%优于理财债基收益率2.24%。QDII基金方面,整体净值加权平均下跌0.42%。 大类资产配置 投资者在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上,可采取股债均衡的配置策略。具体建议如下:积极型投资者可配置30%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积极型品种),1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5%的指数型基金,15%的QDII基金和25%的债券型基金;稳健型投资者可配置2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偏平衡型品种),10%的指数型基金,10%的QDII基金,25%的债券型基金和30%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保守型投资者可配置25%的主动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30%的债券基金,45%的货币市场基金或理财型债基。 偏股型基金: 关注灵活配置型产品投资价值 从数据来看,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经济短期企稳。生产端上,近期PMI与工业企业利润回归平稳增长态势,钢铁、煤炭、化工等上游行业利润改善幅度最大。需求端上,基建投资仍坚守20%以上的高位,民间投资需求不减。综合来看,尽管经济数据呈现积极因素,但可持续性仍待后续验证。 落实到偏股基金具体的投资策略方面,建议投资者重点选择操作风格灵活、选股能力出色、中长期业绩表现领先的基金作为投资标的。此类基金投资风格上灵活主动,面对波动市场能够保持敏锐度和灵活度,既能把握投资机会,也能及时调整组合减少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在政策倾向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具备业绩支撑的消费板块和白马股的基金产品。同时,灵活把握改革预期下的结构性机会,主要包括债转股主题、国企混改主题、PPP主题以及深港通主题产品。 固定收益品种: 以稳健收益为阶段性投资目标 临近年末,经济下行压力犹存。近期债市震荡趋势延续,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0月21日下行至2.65%的阶段性低位之后再次受到利空因素的影响后快速攀升。目前中美利率差已收缩至历史低位,考虑到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将继续,债市仍面临短期波动,调整在所难免。但中长期来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债市支撑仍在。信用债方面,信用利差收窄的趋势有一定程度逆转,三季度报显示企业信用基本面短期改善,但不可否认风险仍存,未来去产能、去杠杆力度加大,信用风险仍将加大。 具体到债券型基金配置上,建议投资者规避短期波动风险,重点配置重仓高评级信用债、城投债并且控制久期和杠杆率的产品,以稳健收益作为阶段性投资目标。同时关注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信用分析能力,具有较强信用分析能力的基金经理,能够在全市场中优选出投资收益比相对较高的个券和组合,在可控制的风险之内,博取相对更高的收益。货币基金在长期资金利率保持较低水平的情况下没有趋势性投资机会,可以当作现金管理工具。 QDII型基金: 规避人民币贬值风险 今年以来,美国企业已经实现盈利增长,结束过去连续5年利润下滑的局面,叠加新总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美股市场在经历了波动震荡和风格转换后迎来比较强势上涨趋势。人民币汇率中间报价持续下跌,贬值压力持续、过程仍将较长。在此背景下,与A股市场走势相关性较低的投资海外市场的QDII型基金成为首选,建议投资者通过配置QDII基金规避人民币贬值风险,且通过美股走强,享受双重收益。深港通已开始进行全网测试,业务即将开通,考虑到港股市场估值水平仍存在优势,内地资金增加港股市场配置比例的长期趋势仍将延续,港股QDII配置机会投资者亦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