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养基心经:读基金报告辨经理

时间: 2016-11-19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相当一部分基民只根据基金某一时期的业绩进行买入,并不清楚这只基金适合阶段性持有,还是值得中长期持有,更不懂得投基过程中发生突发情况时该如何应对。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和方法才能获悉可靠答案?笔者建议,仔细研读基金公司发布的投资报告。 基金投资报告通常有重要提示、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管理人报告、投资组合报告等7部分组成(仅以季度报告为例)。基金投资报告里有些内容只需要简单了解,有些章节却必须反复研读,甚至还应该与前一期报告相关情况以及同类基金进行对比(如管理人报告、投资组合报告),这样便可获知: 一是仅适合阶段性持有的基金。如,设立于2013年2月的某纯债基金,对比今年二三两个季度投资报告显示的基金资产组合情况,重仓持有分别是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三季度较二季度仅是将企业债由51.68%的占比调降至48.32%,中期票据由46.18%增加至51.70%。显然,该基金经理性情温和,作风中庸,难以把握未来市场发展与变化。但这类基金却仅适合在牛市中阶段性持有,这是因为其风控能力同样不突出。如,今年4月债市曾发生调整,该基金净值从当月初1.1919元跌至1.1733元,比起年初的1.176元还要低。 二是值得中长期持有的基金。如,设立于2013年4月的某信用债基金,今年年初时其净值1.17元,同样经历4月调整后,其月初净值为1.185元,月末为1.172元,较年初的1.17元还要高。尤其是今年8月债市再次出现调整,而该基金净值却拒绝下跌。究其原因在于该基金重仓持有的企业债占比已从二季度的74.29%调降至56.08%,企业短期融资券则从原来的14.10%调增至25.04%。显然,该类基金风控能力突出,对于缺少时间打理、不喜欢反复买卖的基民,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天生优柔寡断,甚至一看见手中基金净值缩水就焦虑者,是适宜选择。 三是善于长跑的基金。如,设立于2009年6月的某二级债基,最近一个月净值累计增幅0.36%,而设立于2011年6月的某二级债基则1.06%,显然短期业绩表现并不出众,但如果对比近一年来业绩表现,前者净值累计增幅达10.2%,后者则为8.16%。读过季报可发现,该基金高仓位持有高股息率个股等权益品种。事实上,今年以来,由于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大幅下行,使得部分资金开始把目光转向权益市场中的类固收品种和具有稳定增长股息的类固收股票,其实可视作是具有向上浮动票息的浮动利率债券。如果你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关注市场波动,只想获取稳定中长期收益,应是理想的投资目标。 四是关注与众不同的基金。如,设立于2012年7月的某纯债基金,三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为:固定收益投资占基金资产比例仅为76.12%,而众所周知,自2014年以来债券一直处于牛市状态,一般债券基金固定收益投资占基金资产比例均保持在90%以上,再看其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这一项,一般债券基金或为0,或不过几个百分点,该基金却达14.77%,对比二季度报告,其固定收益投资占基金资产比例为96.30%,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这一项也为0。要知道,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是指公司按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证券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在谁也说不清牛市会何时终止,信用债利差本就处于历史低位,几乎压无可压。黑天鹅却频频降临的现阶段,这不失为一种低风险稳定获利手段。当然,最有说服力的是业绩:今年以来该基金净值累计增幅6%,而之前所提到的两只基金则在4%左右。最近3个月该基金净值累计增幅2.82%,那两只基金则在1.5%左右。如果你性格属于刚毅果敢型,内心足够强大,这类基金很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