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深港通引爆2优势 3内地基金抢滩

时间: 2016-11-14  文章来源: 新浪财经
  经济日报报导,深港通通车迈向最后直路,3家总规模达8,000亿元人民币的内地基金摩拳擦掌,看准港股估值廉宜及可分散人币风险,抢推沪深港通主题新基金作招徕募资,或加仓部署港股。
  目前内地有至少11只主打中港市场的新基金正推售,普遍以沪深港通为主题;若以每只最少筹两亿元(人民币,下同),即合共募集22亿元。
  其中月初完成募集、由内地第2大基金公司华夏推出的“华夏港股通精选股票基金”,建仓初期约80%资产均押注港股,更指“聪明钱”拟提早备战深港通。华夏基金(香港)业务拓展部总监陈志豪指出,H股现时较A股大约折让两成,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成为“掘金重地”,惟强调持股比例仍需视乎市况而定。
  华夏基金强调,内地经济企稳好转,但A股仍欠突破契机,加上中央近月对内地楼市调控力度明显加强,令一笔“聪明钱”转为布局境外资产,即将面世的深港通,是他们配置中线投资的其中一个良机。
  至于管理资产逾1,300亿元的大成基金,旗下以深港通概念为主打的“大成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基金”亦正在募集资金。该基金经理冉凌浩回应该报查询时指,基金主要追踪恒生综合中小型股指数,占比约80%。他相信,内地投资者更为关注中小市值港股的投资机会,日后深港通开通,有望缩窄中港两地的中小型股票价差,故目标客户群亦以看好中小型港股的内地投资者为主。
  去年4月“港股大时代”期间成立的“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基金”,则计划进一步加仓港股占比,基金经理鲍无可指,不会预设中港股市投资比例,未来会规划布局于股市互联互通领域的更多细分产品。
  3家内地基金同时看好港股行情,主要原因在于市盈率仍较外围股市廉宜。冉凌浩及鲍无可同以“估值洼地”形容港股,甚至较内地A股更为吸引,驱使内地资金追逐有价值投资潜力的港股,未来大有修复估值空间。
  其次在于分散人币资产风险的需求,冉凌浩认为在联汇制度下,港股可间接归类为美元资产,港股变相可抵御人币贬值。陈志豪亦指,人民币自去年至今已急贬逾一成,“投资港股有望坐享双重收益,亦即坐享汇兑收益及投资收益。”故预计深港通启动料吸引更多北水南来投资,远较港人北上买A股活跃。
  冉凌浩补充,内地投资者望能在“小而美”的恒生中小型股指数寻宝,除了发挥避险的特质外;且具备“2高1低”的优势:高利润成长、高股息、低估值。从宏观经济衡量,他相信未来3年全球经济在大放水的前提下,仍稳步上行;加上内地经济有企稳迹象,将有助推动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遂对港股看法偏向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