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子公司积极谋转型 对冲基金FOF成重要方向

时间: 2016-11-14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基金子公司牌照优势逐渐消减,由被动的通道业务转向主动管理迫在眉睫,不少基金子公司冥思苦想,希望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寻找特色化的经营道路。据记者了解,自公募基金放开FOF资格以后,一些基金公司的FOF项目选择了在子公司开始发力。 子公司发力FOF 随着去杠杆的持续,基金子公司进入全行业的转型期,同时也是二次创业的好时机。传统的制度优势不再,基金子公司依赖牌照就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被改变,但行业却在监管引导下开始回归到主动管理的本源。 公募FOF指引于今年9月份终于出台,但早在2014年,一些FOF已经在子公司默默地崭露头角。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基金产品备案信息,截至目前,基金子公司已经备案了41只FOF产品和3只FOHF产品,以“一对多”为主。 协会的信息显示,自2014年1月份开始,天弘基金子公司率先成立了4只FOF产品。2014年全年基金子公司共备案了11只FOF产品,2015年全年备案9只FOF,到了2016年,数量开始有了快速增加,截至目前,子公司已经备案的FOF数量为21只。据记者的了解,目前不少基金子公司也在积极准备相关的FOF产品。 统计显示,自2014年以来,先后14家基金子公司进行了FOF产品的备案,其中,中欧基金子公司、天弘基金子公司、银河基金子公司、平安大华基金子公司、华夏基金子公司等产品备案较为积极,备案数分别为5只、5只、7只、4只、4只。 从产品规模来看,多数备案的FOF产品规模多为几千万到小几个亿元不等,整体来看,规模普遍较小,产品期限在0~120个月之间。 从投资范围来看,41只FOF产品中,有投资公募基金产品、信托、私募等。从产品属性看,有投资纯债型基金的低风险产品,有投资偏股型基金的高风险产品,也有投资量化对冲的平衡策略型产品等。 从投资客户来看,子公司的FOF产品吸引到的更多是银行等大资金量的机构。机构投资者对低波动,拥有较好长期风险调整后收益特性的FOF需求很大,主要关注策略容量、投资风格稳定性、业绩可持续性、回撤控制等要素。 FOHF崭露头角 据记者的了解,多家基金子公司已经报备或者准备报备的产品中,FOHF成为他们的重头戏。 FOHF是专门投资对冲基金的基金,投资于单个对冲基金的集合投资工具,旨在通过专业的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控制技术、优中选优、分散单一投资策略、单一风格、单一基金管理人的管理风险,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去年股灾激发了投资者对风险管理的关注,FOHF具备对冲基金性质,符合市场的风险偏好。 据了解,鹏华资产已经准备了此类产品。鹏华基金表示,FOF管理的核心是强化自身的大类资产和策略的研究,另外公司汇聚了一批国内较早筛选和研究量化对冲基金的投研人员,而随之积累的丰富底层数据,助力公司内部构建一套科学严密的数量化模型,可以严密监控底层交易风险。通过市场分散、策略分散、基金分散及每日动态管理,力求达到风控、弹性、成本、收益的平衡。在底层投顾中,也积累了优质的合作伙伴。希望逐步布局能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的FOF产品线。 根据基金业协会的备案信息,东方基金子公司东方智汇自2015年开始,已经报备3只“一对多”的FOHF产品,分别是东方汇智FOHF精选资产管理计划、东方汇智-诺德鸿鹏8号安享FOHF资产管理计划、东方汇智-敦敏资产湘湖汇3号FOHF资产管理计划,均设有产品期限,分别为三年、一年半、一年。 深圳某具备海外背景的基金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也正在准备FOHF产品,专门投资于私募对冲基金,母公司的海外股东有这方面出色的管理能力,子公司会借鉴他们的投资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