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在“煤飞色舞”的背后

时间: 2016-11-12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煤飞色舞”也许是最近沪深股市的一大特点了,一大批钢铁、煤炭、有色等板块的股票,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行情。它们价格的走高,不但给持股者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同时也活跃了人气,成为推动股指攀升的重要力量。在历史上,股市也曾经多次出现过“煤飞色舞”的局面,对于时下的重现,人们自然也是乐观其成。 不过,面对当前“煤飞色舞”的行情,人们多少又是有点不安的。毕竟,无论是钢铁还是煤炭、有色,都是国家供给侧改革中“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不是说现在不再需要这些行业,而是就总量来说,国内这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足够大了,并且形成了严重的过剩。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它们面临着包括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等重任。一年多来,在这些方面的确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以往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得到了改善,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应紧张,于是也就有了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商品市场上的这种状况,传导到股市,也就演绎为“煤飞色舞”。诚然,对于商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相关股票的估值回归,应该说是合理的,将其动辄指责为“投机炒作”,并不符合事实,也有违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但是人们也要看到,对于像钢铁、煤炭、有色这样的行业,基于其总的产能已经十分庞大,因此现在一些地方所出现的供应紧张状况,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无论是从未来的实际需求,还是从生产所需的环境容量来看,除了一些高精尖的产品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还需要发展外,大部分产能则是要继续压缩的,不可能再大规模发展了。这其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国际间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不但现在的“煤飞色舞”不具备可持续性,而且将来这些产业在总量上进一步减少,有的甚至明显萎缩,都是有可能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前瞻的判断。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人们很难想象“煤飞色舞”行情如果持续活跃,对市场会带来什么。从理论上讲,当资金大量涌入某个板块的股票,推动其股价上涨的同时,也是在提示社会资源会集中配置在这个板块上。事实上,有了这样氛围,相关公司就会比较容易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低成本地获取资金,并且实现相应的扩张。这是否就是最符合经济调整的需要呢?人们注意到,此间一方面是“煤飞色舞”,而另一方面则是一大批涉足新兴产业的成长股因为缺乏资金关照而逆势下跌。当然,如果就其中的某个股而言,这些都是有其自身理由的,但问题在于从大局来说,传统行业板块的股票出现大涨,而新兴行业股票则出现下跌,恐怕就不是一个令人感到安心乃至高兴的现象了。都说买股票是买未来,那么现在到底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更代表未来呢? 股市中哪个板块受到投资者青睐,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也不乏偶然的成分,从短线操作的角度来说,对此并不需要做太多的解读。但是,如果从中长期资产配置的角度来审视,就存在一个导向的问题。人们发现,美国在共和党当政时,出台的政策相对比较有利于传统产业,而民主党当政时,出台的政策则会更多地倾向于新兴产业,而股市都会对此作出相应的反映。而现在中国的投资者就需要考虑一下,目前政府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强调改变增长模式,发展新兴产业,这个时候突然来一个“煤飞色舞”,虽然也是事出有因,但总不能认为是体现了股市运行的某个趋势。进一步说,如果人们是在作长线布局的话,对这种格局,似乎应该有所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