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认清沪强深弱的重要意义

时间: 2016-11-12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本周股市在经历周三美国大选结果的“黑天鹅”事件之后,连续5天冲破3140点前高点,周五盘中突破了3200点箱顶,报收3196点,创出1月8日以来的收盘新高。沪指一周涨2.3%,为12周以来的最大涨幅,周线5连阳,日均成交量骤升到6213亿,显示有越来越多的新增资金在跑步进场。
  但是,人们不能不看到,一段时间以来,A股已形成了沪强深弱、沪强创弱的新格局。充分认识市场这一新变化,对投资者年末乃至明年上半年股市的布局和操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数据显示沪强深弱、沪强创弱。
  与去年年底收盘指数相比:上证指数从3539点—3196点,小跌9.7%;深成指从12665点—10878点,跌14.1%;中小板从13493点—12182点,跌9.8%;唯创业板从2714点—2147点,暴跌21%。可见,上证指数和中小板跌幅最小,深成指其次,创业板跌幅最大,相当于进入熊市。
  与年线的位置相比:上证指数3070点—3196点,涨4.1%;深成指10704点—10878点,涨1.6%;中小板11449点—12182点,涨6.4%;唯创业板2253点—2147点,跌4.71%。可见,上证指数和中小板走得最强,深成指其次,创业板至今仍受压于年线。
  与五周均线相比:上证指数3116点—3196点,涨2.6%;深成指10760点—10878点,涨1%;中小板11994点—12182点,涨1.5%;创业板2166点—2147点,跌1%。上证指数走得最强,中小板和深成指其次,创业板为负值,仍处于空头市场中。
  与8月16日的高点相比:上证指数3140点—3202点,涨2%;深成指10913点—10878点,跌0.32%;中小板11848点—12182点,涨2.8%;创业板2232点—2147点,跌3.81%。可见,上证指数和中小板走得最强,已有效突破,深成指没有创新高,创业板反而大幅倒退。
  与2月20日刘士余主席上任时的指数相比:上证指数2860点—3196点,涨11.74%;深成指10162点—10878点,涨7%;中小板10703点—12182点,涨13.8%;创业板2211点—2147点,跌3%。可见,上证指数和中小板走得最强,深成指其次,都是正收益,唯创业板反而又跌了11个月。 再看沪深两市成交量之比:过去几年沪市成交量通常只是深市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但是,近期差距大幅缩小,本周沪市成交量只比深市少15%—20%。 以上数据表明,市场已从长期的深强沪弱,变成了沪强深弱、沪强创弱。本人自年初以来,一直看好主板、看空创业板的观点,已得到了近一年市场的验证。 2、创业板何以从领涨板块变成跌跌不休? 记得从2012年底到2013年初,创业板从585点见底启动后,一直是牛气冲天,是每年股市的领涨板块,并且是每个波段行情的领涨板块,并且是大牛股的滋生地,直至2015年6月达到了4038点顶峰, 那么今年以来,尽管人们一再呼吁创业板重振雄风、再创辉煌,它却反而越走越低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估值过高。随着QFII和RQFII规模的日益扩大,沪港通开通,境外投资者在A股的参与度日益增高,创业板的表现就差强人意。因为境内外投资者对股指泡沫和投资价值的观点逐步趋同,使许多一两百元股价、一二百倍市盈率的小盘高价股,难以为继。哪怕已经除权,也乏人问津,只能步入较长时间的去泡沫过程。 其次,创业板炒高送转成了股价走低的死穴。以往小盘股公司每年只是10送10股,上市公司有能力维持股本扩大后的业绩同步增长,吸引一大批投资者长期持有,不断除权填权,累计获利十分丰厚。但是,从2015年—2016年上半年,大批新上市的小盘股,在股价炒到天价之后,上市公司动辄慷慨10送20股、10送30股。这分明是吃光用光的败家子做派,高送转后业绩根本无法维持业绩的同步增长,只有贴权一途。同时上市公司推出高价大比例再融资,大小非利用除权价格较低作掩护,大量减持,国家队、社保基金、公私基金和机构也坚决抛售,使股价越走越低。 再次,网下大户为配市值而抛弃老股换成新股。现在创业板网下配售新股,门槛已提高到须有3000万市值,并且需锁定半年。为了寻求所配市值的安全空间,大户们便抛弃已经多次高送转创业板老股,换成新上市的创业板新股,即可使半年内的市值大涨,又可在配售到的新股中大赚一把。这便导致了近期市场对今年下半年上市的低定位新股一再暴炒,而“次次”新股则破位下行的两级分化局面。加上创业板老的领头羊乐视网、掌趣科技等均廉颇老矣、风光不再,并不断出现新问题,更使创业板雪上加霜。 又次,与创业板活跃资金的缺失有关。原先整个创业板都是一只只小盘股,容易炒。但是,经过连年高送转和高高送转之后,许多创业板股已变成了中盘股,失去了对主板股的优势,创业板的市值已达到6万亿。加上今年1月—9月,大小非减持1800亿,新股融资1200亿,网下配售新股抽去锁定的市值超3000亿。因此,市场的活跃资金越来越少。每天涨停板上的创业板股,绝大多数是“小鲜肉”(新股),以往创业板一荣俱荣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直至现在,创业板的估值仍有78倍,缺乏对市场的吸引力。在我看来,即便深港通开通,北上进创业板的资金也有限,创业板也难以振兴。尤其是今年发行220只新股的基础上,明年至少将发行300只新股,创业板估值降到50倍—60倍市盈率,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人们对管理层利用加快扩容去泡沫的后果,必须有超前的清醒意识。 3、沪市为何能越来越强? 一是二线蓝筹股表现良好,抬高了上证指数的价值中枢。今年下半年以来,政府推出了供给侧改革、PPP、债转股、限产能、“一带一路”等政策措施,使一些中字头的基建股、受益于限产涨价的钢铁煤炭股、搞债转股试点的大盘股、搞吸收合并、资产重组的央企改革股又获得了新生。加上近期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大涨,致使近期有色、煤炭、钢铁等一大批二线蓝筹股表现出色,动则涨停潮,成交量剧增,便抬高了上证指数的“水面”。 二是沪市也涌现了新兴产业的小盘高价股。今年新股发行改革,让沪市也拥有了扩容新兴产业小盘股的资格。沪市也出现了不亚于创业板的新兴产业小盘高价股,新股普遍定位在40元—60元。 这些新兴产业的高价小盘股,以及后续上市的越来越多新股,乃至今后中概股回归沪市借壳上市股,不仅拉出了沪市股价的空间,而且将逐步改变上证指数以石化、银行唱主角的局面,同样起到了新兴产业领涨沪市的作用。 三是上海国资改革中的股权转让概念,成为整个市场最大的新热点。上海国资改革股,因60多年来上海积累了雄厚的国有资产,以及72个概念股的庞大阵容,无疑成为30多个省市的首屈一指的领头羊。 无论是去年华建集团借壳棱光股份、绿地集团借壳金丰投资,还是今年双钱股份整体上市为华谊集团,上海临港借壳自仪股份,或是今年下半年华鑫证券通过集团资产置换借道华鑫股份上市,中国文发通过受让三爱富国有股权借道上市,上海电气整体上市,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股权转让。 可以预期,随着正在停牌的上海电气和三爱富的复牌,将会掀起上海国资改革、股权转让、创新重组模式的新高潮,并贯穿年末乃至明年股市。试想,如果上海竞争类国资集团将优质资产整体上市,旗下清退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由传统产业公司变成新兴产业公司,由亏损企业变成优质企业,那么,对上证指数成分的改善,对大幅提升沪市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和质量,将会有多大的帮助? 可以说上海国资改革和股权转让等热点题材和预期,是导致近期沪强深弱、沪强创弱的最根本因素。 目前,大盘征服年线已连续16天,站上3100点新平台已连续15天(累计22天)。3130点上方已收盘3天,并且已上摸一次3200点震荡箱顶。并且成交量有效放大,量价配合理想,市场上继续上攻3300点、3500点的呼声十分高涨。 但是我认为,有效攻克3200点箱顶,还需时间和能量的积累,需连续放量收在3200点之上一周,才能再作进一步研判。3200点附近必然会有反复。人们只能靠留有一定的资金,靠精选并分散持有外生成长性的个股,靠调仓换股,靠良好的心态和素质,来扩大个股的盈利,规避可能出现的指数震荡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