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围堵票据风险 票交所12月8日上线

时间: 2016-11-04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 随着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的不断暴露,央行等监管部门祭出“大招”。据悉,央行办公厅于11月2日印发了《关于做好票据交易平台接入准备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央行筹建票据交易平台(以下简称“票交所”)拟于2016年12月8日组织交易系统试运行,从事票据承兑、贴现、交易、质押、保证业务的金融机构分批加入票交所系统。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等银行票据风险事件接连发生,促使央行加快了票交所的建立。不断曝出的风险事件中,票据中介的身影时常出现。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票据中介公司,专门为承兑汇票造假提供从合同和发票到第三方担保的引入“一条龙服务”。部分银行迫于业绩压力,审查把关不严,甚至少数银行员工主动参与其中。同时,部分银行票据业务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票据保管等环节漏洞百出。这些都使得票据市场风险大量积聚,票据案件层出不穷。
  在银行票据案相继曝出之后,央行支付结算司曾发布了《关于就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开展书面调研的函》,内容涉及电票管理办法、改进电票系统等问题。对于票交所成立的意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票据定价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成立票交所会使得票据定价更加透明、公允,对一些资质不是很好的企业在票据价格上会有所反映,从而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通知》显示,票交所系统(一期)试点机构共计43家,包括35家商业银行、2家财务公司、3家券商、3家基金公司。对于试点机构的安排为,自2016年12月8日起参与试点,2017年2月27日起开始推广,2017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系统参与者的推广上线。
  事实上,监管部门因担心票据市场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放后,会引发跨市场风险,长期以来银行间票据市场的交易主体仅限于银行类机构和财务公司,券商、基金、信托、资产管理公司以票据市场场外参与者身份介入,虽经营着数万亿票据资管理财计划,却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票交所的建立有利于引入多元化的交易主体,凡是持有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牌照的金融机构均可成为票交所的直接参与者,进行转贴现交易。
  该银行人士还表示,票交所的成立将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培育市场信用体系等方面有意义。票交所设立后,可运用票据交易系统产生的大数据,产生更多票据行为人的信用数据,更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