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呛港证监:不要独揽大权

时间: 2016-11-04  文章来源: 智通财经网
  11月3日傍晚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再次就上市架构发声,并隔空声援马云“香港的监管架构不利于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的说法。
  事情起源于11月1日蚂蚁金服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化发布会,蚂蚁金服的上市计划备受关注,但阿里巴巴高层并未对上市地点和时间做出回应。
  有投资者指出,阿里巴巴此前在香港上市受阻后,蚂蚁金服未必会再选择香港进行上市。而马云则表示,“香港的监管架构并不适合从事金融科技的企业”。
  智通财经获悉,这并不是香港上市公司商会首次为阿里巴巴和上市架构发声,九月中旬上市公司商会就特地召开论坛,要求上市委员会和香港证监会就拒绝阿里巴巴在港上市做出检讨和反思。
  以下为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回应媒体全文:
  近日金融科技公司会否选择在港上市的事情引发讨论,而今天便有香港传媒引述阿里巴巴主席马云表示香港的监管架构并不适合从事金融科技的企业。
  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对此说法深表认同。事实上,阿里巴巴当年转投美国上市,便是源自证监会漠视港交所和市场意见,拒绝对同股不同权作原则性的探讨。
  科技发展是未来趋势,而香港在吸纳科技公司的成绩远远落后,正是源于香港监管机构缺乏市场化思维。自证监会否决同股不同权,监管当局亦未有正视问题。反之,目前由证监会推动的关于本港上市监管架构的改革谘询,内容一旦落实,更只会强化这种缺乏市场化的思维。而这正是商会及众多市场组织,专业团体和金融从业员反对有关谘询内容的原因。
  商会重申,上市政策制定和上市审批工作需要由对资本市场运作有深厚认识和贴近市场发展趋势的市场专业人士参与,以适应金融科技及初创公司的需要和公司架构特点,这方面的工作应由市场人士主导,而非由证监会独揽大权。
  如果通过现在的改革方案,任由证监会的监管思维主导,势将令香港股市发展更守旧和官僚。因此商会重申,扩大证监会权力的上市改革方案,反而窒碍了香港创新精神的发展,长远而言,只会断送香港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