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只要避开这四个被否原因 IPO企业上市必简单

时间: 2016-11-02  文章来源: 财经网
  首先,小编在这里热烈祝贺10月12家IPO企业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其次,让小编欣慰的是,10月IPO企业终于打破了“每月被否”的魔咒。希望再接再厉哦!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10月份并没有IPO企业被否的情况发生,但是回顾以往,不难发现,其实IPO企业未通过发审委的原因总结就4个方面。分析可知,大多是因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企业自身独立性和信息披露质量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企业内部核心成员大范围变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受质疑以及财务内控等其他问题也是企业被否的原因所在。
  持续盈利能力。持续盈利能力问题可以被分为经营能力、生产方式改变、依赖性(这是指企业仅依赖于一家或者固定几家供销商、经销商或者产品客户非常单一)、产品竞争力、行业环境变化以及其它方面。近半数的被否企业因为经营能力存疑被发审委否决,这表明企业营运的效率与效益受到发审委的重点关注,未来申请IPO首发的企业应对自身的经营能力给予更多的重视。
  企业自身独立性。独立性也是发审委否决企业IPO首发申请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包括企业资产是否独立、企业人员是否独立、企业财务是否独立、企业机构是否独立、企业业务是否独立。值得注意的是,资产独立还包括产品技术独立、专利独立以及商标独立等无形资产。
  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信息披露质量问题是企业IPO未核准的第二大原因。很多申请IPO企业对经营风险信息、发行人情况、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不完全或前后披露信息不一,因而遭到了发审委的否决。从IPO审核的有关资料得知,信息披露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披露信息不一致、信息披露不足、披露信息存疑三种具体情形。
  其他问题。除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企业财务、募投项目、经营合规和企业股东债务等问题会对企业IPO申请产生负面影响。发审委还关注发行人招标投标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有关政策规定、是否按照国家要求纳税等合规问题。实际上企业融资和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在IPO审核过程中都有可能被发审委关注到。
  IPO企业若想安全通过“上市之门”,以上的问题都是企业必须要注意的。再加上2016年监管越发趋严,不小心触发了监管的底线,随时都有可能与上市擦肩而过。
  不过,正在排队的IPO企业也不必过于紧张,相对来说,被否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据数据统计,2010-2016年的未成功核准率分别为17.64%、23.19%、21.78%、12.8%、9.7%、8.8%。由此可见,审核通过率有所提高,相反,被否率就在逐渐降低。再加上,监管的重点有所改变,业绩降低不再成为被否的直接原因,证监会更为关注企业的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等指标,很多企业因此得以通过。
  监管严以待,企业按步来,若想去上市,想来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