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逆回购密集到期施压 OMO净投放缩水至350亿

时间: 2016-11-01  文章来源: 中证网
  据悉,央行于11月1日上午开展了19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600亿元14天逆回购和3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量持平上一日的1900亿元,但因今日有155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单日实现净投放量缩水至350亿元,为本月19日以来连续第十次净投放。市场人士表示,流动性短期波动渐趋平复,跨月后资金面或仍有一定改善余地,但预计央行也将随之调降资金投放力度,加上存量逆回购陆续到期等影响,资金面总体难脱紧平衡,货币市场利率难见明显下行。
  在央行连续多日实施资金净投放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后,上周五午后,近期偏紧的市场资金面终于初现缓解。据交易员称,28日早间资金面依然偏紧,开盘大行融出很少,部分非银和农商高价融出隔夜、7天等短期资金,许多机构资金需求到中午依然无法得到满足,但午后资金融出明显增多,到下午三点左右资金面已彻底恢复宽松。
  昨日市场资金面延续了上一交易日午后出现的回暖势头。银行间市场上,多个期限回购利率走低,其中隔夜回购利率加权值报2.39%,跌5bp;指标7天回购利率则涨9bp至3.07%,稍长期限的14天到1个月回购利率继续大幅下行。
  交易员表示,昨日早间即有大行融出隔夜资金,资金面明显较上一周宽松,虽然隔夜、7天等短期资金融入仍有一定难度,但长期限资金供给充足,到午后及尾盘资金面整体趋于宽松。
  短期资金面能够止住紧势,离不开央行大力度“补水”操作的干预。据统计,自10月19日至10月31日,央行于公开市场共开展逆回购操作17200亿元,累计实现净投放9809亿元。整个10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实现净投放4414亿元,另通过MLF操作净投放资金205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短期流动性紧张,央行连续实施大额资金净投放,显示了货币当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但与此同时,面对短期流动性供求矛盾,货币当局坚持运用逆回购、MLF等操作进行调控,避免采取降准,显示其比以往更加注重稳定流动性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汇率稳定等政策目标之间的平衡。
  伴随缴税冲击和月末效应扰动消退,市场人士预计短期资金面将继续改善,近期涨幅较高的资金利率也存在一定回落空间,但考虑到近期逆回购操作放量令到期回笼压力积聚,且年底季节性影响因素多,货币政策又受制于稳汇率与降杠杆等,资金面改善程度可能有限,资金成本亦难明显下行,而未来仍需提防资金面短时波动风险。
  数据显示,公开市场本周(10月29日-11月4日)有7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到期回笼量远超过上一周的42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