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重在树立投资理念

时间: 2016-10-29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固然重要,但在提升股市机构投资者的过程中,更需要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投资引导作用,并规范市场的投资行为,这样才能够对股市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一直以来,中国股市给投资者最深刻、最直接的印象,莫过于股市波动率大,投机性强。然而,经历了前期一轮轰轰烈烈“去杠杆化”“去泡沫化”的过程之后,股市整体系统性风险才得以骤然降低,而今年1月27日以来,中国股市才得以实现波动率降低,稳定性增强的表现。
  然而,让市场感慨的是,在股市经历大幅下跌之后,尽管市场整体泡沫风险也得到了较好地压缩,但今年以来的市场投资人气,却与往年同期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由此可见,在去年颇具赚钱效应的市场大环境下,各路资金蜂拥而至,甚至不惜动用高杠杆工具,来获得超预期的投资回报率。但在股市缺乏赚钱效应的背景下,即使市场投机泡沫风险已经大幅降低,且进入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值投资区域,却并未能够激发起市场再度投资的热情。当然,今年以来股市投资热情的骤然下降,也与前期股灾风波的冲击影响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的投资者未能够完全走出股灾风波下的心理阴影。
  或许,对于近年来中国股市波动率大,投机性强的市场写照,有不少市场观点会把责任归咎于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的问题上。
  不可否认,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情况长期以来确实存在占比偏低,甚至不超过25%的可怜数值。然而,与之相比,欧美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却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至于与我们的港股市场,其机构投资者整体占比,也基本上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同时,以港股市场为例,在整个市场的投资者占比中,不仅包括了国内的机构投资者,而且还包括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机构投资者,其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分布,也对整个港股市场的稳定运行,构成了长期积极性的影响。
  从全球成熟市场的运作情况来看,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比例,确实会对当地股票市场形成较大的影响,且对市场的稳定性、波动率构成不小的冲击。但是,作为波动率大、投机性强的中国股市而言,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是一个有待改善的问题,但比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更关键的,是要引导机构投资者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不能够让部分拥有资金优势、成本优势乃至信息优势的机构投资者起到不理性引导市场投资的副作用。
  从本质上来看,股市财富最终还是离不开财富再度分配的过程。在股市财富再度分配的过程中,更需要营造出一个相对公平、相对平等的市场环境;否则,在市场环境并不合理、不平等的前提下,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普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由此可见,对于中国股市而言,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固然重要,且中国股市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仍有不少可挖掘的空间。但在提升股市机构投资者的过程中,更需要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的理性积极引导作用,并规范市场的投资行为,这样才能够对股市的长远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尽可能降低股市财富再度分配过程中的不合理性、不平等性,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提升股市投资功能的发展水平,达到股市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均衡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