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时间: 2016-10-28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央行再施平衡术 流动性投放力度加大
往年的10月底,资金面大多相对平静,今年则有点“紧平衡”。昨日早间开盘,上交所1天期国债逆回购利率便冲高至18%的全天高点,虽然尾盘降至7.89%,但仍高于银行间市场同期限质押式回购利率逾500个基点。(上海证券报)
△新华网今日登陆A股市场
10月28日,新华网(证券代码“603888”)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据披露,新华网此次IPO募资总额为14.37亿元,发行价为每股27.69元,发行市盈率22.99倍,发行后每股收益为1.20元。(上海证券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上海证券报)
△一线及部分热点城市 三季度地价高速增长
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国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城市住宅地价仍处于高速增长态势,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地价变化表现平稳,市场分化显著。(上海证券报)
△流动性由奢入俭 紧平衡料成常态
分析人士认为,从去年到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由奢入俭”,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货币政策操作的调整也是关键因素。随着货币政策关注点向防风险、去杠杆的倾斜,需要以适度牺牲流动性稳定性及抬高市场利率水平为代价。往后看,年底影响流动性的季节性因素较多,资金外流压力仍大,流动性难免再现短时波动,“紧日子”还难言到头,市场机构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中国证券报)
△国企赴港IPO陷怪圈
邮储银行9月底登陆港股后,近日股价跌破发行价。曾任职某国际大型投行并参与过多起国企赴港IPO项目的刘宇(化名)表示,“很多赴港IPO的国企,特别是金融机构上市之初都是这样的走势,在度过Green Shoe(绿鞋,即“稳定上市股价机制”)的护航后,股价便快速下跌,这主要是当初的发行价‘虚高’所致。”(中国证券报)
△三季报勾勒机构进退路线图
作为A股市场的长线资金,“国家队”、社保基金、保险、QFII以及券商的持仓情况历来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截至10月27日,A股市场已有1351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机构三季度的进退“路线图”渐渐清晰。已有三季报数据显示,“国家队”持仓较半年报无明显变化,其最热衷金融股,持有8家金融类公司约2000亿元市值的股票。此外,还新进8家公司,增持19家公司,减持27家公司,另有263只股持股量保持不变。(中国证券报)
△国企赴港IPO陷怪圈
邮储银行9月底登陆港股后,近日股价跌破发行价。曾任职某国际大型投行并参与过多起国企赴港IPO项目的刘宇(化名)表示,“很多赴港IPO的国企,特别是金融机构上市之初都是这样的走势,在度过Green Shoe(绿鞋,即“稳定上市股价机制”)的护航后,股价便快速下跌,这主要是当初的发行价‘虚高’所致。”(中国证券报)
△两信托四账户疑似“蒙面举牌” 回应不存在信披义务
上交所的连番问询,牵出了上市公司、信托公司与旗下账户的许多故事。被上交所质疑的股东是来自两家信托公司的4只产品,包括中海信托旗下的浦江之星50号集合资金信托、浦江之星165号集合资金信托及浦江之星177号集合资金信托,还有一只是来自华宝信托的睿翔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证券时报)
△应对人民币持续贬值QDII和美元理财受宠
今年国庆小长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屡屡创新低。对此,多位理财分析师认为,现在投资者主要选择美元产品和QDII的基金等海外投资理财产品为主。(证券时报)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基金研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2014]14号)明确鼓励各类财务投资主体通过设立并购基金参与兼并重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规定,鼓励依法设立的并购基金等投资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近年来,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设立的并购基金成为并购市场上日益“活跃”的主体,逐步在上市公司产业并购和转型升级中发挥出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不成熟,也出现了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利用并购基金进行题材炒作、伪市值管理和不正当利益输送等现象。(证券时报)
△六中全会: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7人,候补中央委员15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