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138家公司前三季净利预增18% 医药工业板块复苏明显

时间: 2016-10-25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在213家医药上市公司中,已有149家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94家公司净利润有所增长,48家下滑,剩下7家不确定。医药工业领域上市公司基本取得丰收,或稳步增长,意味着医药工业逐步度过寒冬。从以往两年来的数据看,医药工业板块的净利润平均增速慢于行业平均水平,三季报已现复苏迹象。多数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往往给全年经营成果“定调”,市场关注度颇高。 医药工业复苏 在上述149家公司中,剔除尚荣医疗、恒康医疗、鱼跃医疗、鹭燕医药等11家公司,有138家公司属于医药工业细分板块。这138家公司1-9月的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约7.7%,半年报中这一数据为5%;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约18%,半年报中该数据约为16%。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上半年全国医药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约10%,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约14%。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6家公司三季度预计净利润增速超100%,包括广誉远、通化金马、广济药业、紫鑫药业、国农科技、太极集团、四环生物、天坛生物、紫鑫药业等。业绩增长的普遍原因在于销售规模扩大,新品上市带利润增长点。个别药企的增幅在于上年同期较小的利润基数,包括国农科技等;北大医药的增长动力则来主要自于处置不良资产。 10家公司的净利润增幅在50%-100%之间,分别是振东制药、富祥股份、亚太药业、山大华特、金达威等。其中,金达威业绩增长是因为维生素A的涨价,博雅生物的业绩增长来源于血制品价格上涨。其余公司基本为销售规模扩大带来净利润上涨。 还有46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在0%-30%,7家公司不确定。业绩同比下滑的48家,降幅在100%-700%的有5家,分别是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双成药业、诚志股份、双成药业。智飞生物和沃森生物因受“毒疫苗”事件影响,其疫苗产品流通渠道受到影响,短期内给公司疫苗产品的销售造成较大冲击。 市场格局剧变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医药市场格局随之剧变,行业面临空前挑战。经济增速放缓、医保控费趋严、医院药占比越来越小、药品飞行检查加强,药品招标降价和辅助用药、抗生素、大输液等限制力度越来越大等。特别是医保控费的全面展开,打破了医药行业依赖医保扩张的传统增长模式,行业进入艰难转型期,板块分化不可避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5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创了15年来新低,增速仅为8.76%。行业收入增速跌破10%的情况,仅在2000年之前出现过,但当时城镇职工医保制度缺失。在老龄化需求不断释放的当下,增速跌破两位数的情况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为10%,重回两位数水平,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国家食药监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预计2016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约为11.3%,产值3.2万亿元。 农银医疗保健基金基金经理徐治彪认为,医药板块现在的性价比较高。目前市场过于关注政策的影响,比如担心“三明模式”推广会带来较大的杀伤力,实际上“三明模式”难以推广。同时,行业最低点已经过去。3、4月份,行业收入连续两个月达到10%以上,利润增长15%以上。此外,市场整体对医药板块配置较低。在2016年之前,医药行业基金的配置很少低于15%,据测算目前大概在8%-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