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基金发行贵精不贵多

时间: 2016-10-24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自从监管层放开新基金发行审批以来,基金公司上报新基金的热情节节攀升,以至于有媒体报道,监管层开始对基金公司上报产品进行窗口指导。从产品审批制时抱怨监管过严,到放开后“堵单式”的上报产品,再看看一只只规模萎缩、半死不活的僵尸基金,部分基金公司确实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家的发行策略。 数据显示,2015年基金公司上报了1926只新基金,有1402只产品获批。而今年以来上报数量已经接近1600只,获准发行的产品有800多只。一些基金公司采取打包上报产品的模式,一次性上报十几只甚至几十只。据媒体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有4家基金公司上报新基金数量超过50只,上报数量超过30只的公司也有10家。 今年无论股市还是债市均缺乏系统性机会,基金公司为何还有如此高的热情发行新基金?据了解,委外投资是最主要的原因。很多公司针对以银行为主的机构的委外资金定制产品,一家一只自然会产生大量的新基金,甚至有的基金公司提前预备起新基金的“壳”资源,方便委外资金的快速成立。这些产品很多带有自动清算条款,旨在委外资金撤资后可以自动清盘。 在常规产品大面积滞销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将基金发行资源向委外投资倾斜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基金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热门基金往往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无论是早年的QDII基金出海亏损过半,还是前几年的短期理财基金蜂拥而上最终昙花一现,无不印证了这一“魔咒”。实际上,好的基金产品的生命力在于业绩和产品定位。如曾经的华夏大盘精选,在产品设计上甚至可以说尚有瑕疵,但凭借出色的长期业绩一度长时间拥有“神基”的地位。而余额宝则是产品定位制胜的典型案例,货币基金的业绩大同小异,但支付宝余额理财的定位决定了其庞大的客户资源。 因此,基金发行贵精不贵多。在委外投资盛行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被迫“滥发”产品情有可原,但千万不要沉迷在发行狂欢中迷失了方向。毕竟,基金的发行需要资源,基金公司的品牌同样是资源。投资者评判一家基金公司优劣的标准是优良的长期业绩、齐全的产品线和周到的客户服务,而不是看谁家的基金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