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中国8月份减持美国国债337亿美元 创3年来最大减幅

时间: 2016-10-21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减持美国国债337亿美元,减持规模为2013年以来的最大幅度最大,不过仍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截至8月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1.1851万亿美元,创下2012年11月以来新低。
  厚生智库研究员赵亚赟对记者表示,在美元加息预期加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央行都在抛售美国国债,中国央行这样做也不奇怪,不过央行还有自己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资金外流,为了稳定汇率,央行抛售美元资产买入人民币资产,美债作为大项自然会在抛售之列;其次人民币现在已经“入篮”,虽然地位还远比不上美元和欧元,但已经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一种,外汇储备的战略意义已经下降;再者,现在的欧洲和日本经济虽不能说病入膏肓,但陷入困境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已经实施了名义负利率,但经济还是毫无起色,量化宽松的强心针已经没有多大药效。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和日本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生存困难,而这正是中国企业收购的大好时机。
  分项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对美国长期资产有抛有购,总计减持长期证券共计173.72亿美元,其中减持美国长期国债191.58亿美元,增持机构债1.1亿美元,增持公司债16.94亿美元,减持美国股票0.18亿元。
  赵亚赟表示,由于美国国债在过去近三十年时间都非常依赖海外投资者,中国等央行的抛售无疑会增加美国政府的融资困难,有可能会对美联储加息产生一定影响。当然美国国债最大的买主还是美联储和美国国内投资者,也就是说,美联储不会因此就选择不加息,但推迟或少加还是有可能的。
  联讯证券 研究总监付立春对记者表示,从规模来看,虽然降幅比较大,但占整体的数额和比例还是比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的压力比较大,外汇占款也在下降,但也不排除中国动用外汇储备,阻止人民币汇率的快速下跌。如果现在的进出口和人民币汇率走势不发生大的变化,那么美债可能继续小幅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债低利率的机会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外汇干预的管理能力。
  根据美国财政部上周发布的估测数据,在2015年8月份到2016年8月份之间,估计中国总共出售了价值5700亿美元的外汇资产以遏止当时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的走势。
  数据显示,我国8月份的外汇储备缩减160亿美元,至3.19万亿美元,此前在2014年达到了接近于4万亿美元的峰值。9月份外汇储备进一步缩减190亿美元,创下自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最近下跌不少,但由于中国央行抛售美国国债并非为了维持汇率这一个原因,而且其他原因也将长期存在,所以这种抛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赵亚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