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时间: 2016-10-19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中欧班列发展目标拟定 2020年年开行5000列左右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中欧班列到2020年将实现年开行5000列左右,并力争在集装箱铁路国际联运总量中占比达到80%.”这是国家发改委17日印发的《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拟定的目标。(上海证券报)
△金融扶贫新尝试 首个上市公司主导产业扶贫基金落户兰考
河南省兰考县,为国家级贫困县。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斗洪涝,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的兰考,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要在全省率先脱贫。(上海证券报)
△两券商回归A股再近一步 A+H或成标配 已登陆香港证券市场的银河证券和中原证券,近日出现在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一期IPO预披露名单当中,这意味着它们离回归A股市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分析人士指出,在扩充净资本及布局国际化业务的共同推动下,“A+H”或成中资券商标配。(上海证券报)
△资产出售拖延三个月 摩恩电气(002451)信披不及时领监管函
昨日,深交所的一纸监管函将摩恩电气(002451)转让子公司股权时的“拖延症”曝光在市场聚光灯下。而细查这桩“延期”的股权转让,其背后的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买卖定价差异,以及转让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信披漏洞等,都值得投资者留意。(上海证券报)
△逆回购MLF和国库定存到期 到期量多对冲加码料难免
17日,央行逆回购操作量重新放大,14天逆回购在短暂暂停操作后亦重新露面,但因到期回笼量巨大,公开市场再现单日大额净回笼。市场人士指出,央行在公开市场来回开展双向操作,展现了当前货币政策的中性取向,鉴于本周到期逆回购仍不少,叠加MLF、国库现金定存等到期回笼影响,预计央行将适量加大对冲力度,继续维持资金面的基本平稳和适度宽松。(中国证券报)
△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 生猪价格明年有望触底回升
在经历“最强猪周期”的狂飙之后,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下跌,9月跌速进一步加快。不过,能繁母猪存栏量也在继续下降。业内人士指出,能繁母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将传导到生猪环节,生猪供应量明年或将出现低点,届时猪价有望恢复高位。(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多方位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今年10月17日为我国第三个“扶贫日”,由中国证监会办公厅、机关党委发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主办,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金融扶贫携手共进”2016全国扶贫日金融扶贫成果展于当日开幕。(中国证券报)
△“抄底”海外油气资产遭质疑 洲际油气称将进一步推进外延收购
油价持续低迷,民营企业盯上了海外油气资产抄底的良机。不过,洲际油气拟间接收购阿尔巴尼亚相关油气资产遭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及市场质疑。(中国证券报)
△一亿人落户城市将成中国经济长效动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要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证券时报)
△提升传统制造与智能制造的嫁接能力
日前,美国苹果公司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新一代苹果智能手机iPhone7系列产品露真容,其强大的防水性能成为亮点,引来“果粉”热捧。为苹果手机这一技术升级提供保障、承担iPhone7所有零部件防水测试任务的,正是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证券时报)
△备案产品数逐月下降 部分基金子公司提前冬眠
曾经突飞猛进的基金子公司业务陷入迷茫,新规迟迟未落地,部分基金子公司已提前进入冬眠。三季度以来,基金子公司备案的产品数量逐月下滑,不少子公司更是完全停止了旗下业务备案工作。(证券时报)
△国资民企合力举牌武昌鱼 是巧合还是默契?
在交易所的步步追问下,武昌鱼 的14名疑似一致行动人股东,最终分两次确认了其中7名股东的一致行动关系。根据武昌鱼 10月17日的公告,这7名投资者已合计持有公司17.39%的股份,且最终将持有至少20.37%,直逼上市公司大股东华普集团20.77%的股份。(证券时报)
△央行放量续作MLF加大中长期资金投放力度 面对本周大规模资金集中到期的情况,央行昨日开展了46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远超当日1320亿元的到期量,旨在加大力度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上海证券报) △光伏补贴拖欠成风叠加电价下调投资方业主进退维谷 日前,一份《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第六批)的通知》在业界翘首企盼下浮出水面。在业内看来,这些列入补贴名单的光伏项目均在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间并网,充分显示目前国内光伏补贴拖欠的严重程度。(上海证券报) △首家CEPA框架下合资券商正式开业 昨日,首家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申港证券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开业。申港证券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机构、11家内地机构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其中港资投资额合计12.2亿元人民币,占总股份的34.86%。(上海证券报) △标的公司业绩萎靡三诺生物终止重组 根据三诺生物公告,受市场环境及产品升级换代等因素影响,预计心诺健康旗下Trividia公司在2016年将处于亏损状态,并且由于在心诺健康收购Trividia、三诺健康收购PTS公司的过程中产生了非经营性的一次性费用,上述事项将对公司2016年的备考净利润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上海证券报) △李克强在振兴东北推进会上强调奋力开创东北全面振兴新局面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中国证券报) △生物识别市场有望快速增长不同技术组合运用成发展方向 “身份证网上副本”平台近日发布,未来或无需携带身份证,依靠“刷脸”就可完成身份认证。这标志生物识别的应用范畴进一步扩大。(中国证券报) △新三板成交回暖做市指数翘尾 周二新三板成交环比回升较为明显,宏济堂单只个股成交额就超过2亿元。三板做市指数翘尾收红,上涨0.05%收于1084.67点。(中国证券报) △购买高锐视讯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精达股份(600577)被上交所问询 精达股份(600577)10月18日晚公告,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预案的问询函。就交易议案、标的资产等方面问题,问询函要求,上市公司做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披露。(中国证券报) △商务部:大力支持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的各种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助措施越来越多,中国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我国企业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同时也希望国内的应诉企业能够继续积极应对,坚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证券时报) △财险江湖竞争激烈中小险企创新寻出路 与寿险激烈的竞争相比,财险市场的大头始终由“老三家”控制,占据了财险超六成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中小保险公司纷纷提出了特色发展的战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证券时报) △AH股价差明显收窄内地资金南下动力减弱 港股在18日扭转弱势,恒生指数在内房股的强势引领下高开高走,以接近全日最高点位的23394点收市,大涨350多点。有市场分析认为,虽然港股大盘又出现跌后反弹的走势,但仍未能确认已摆脱了短期弱势运行的模式。(证券时报) △金隅股份(601992)重组进入内部整合北京国资投资版图顺利扩围 今年以来,京津冀区域内最大的两家水泥企业进行了整合重组。随着10月17日金隅股份(601992)宣布北京市国资委将不再通过金隅集团控股而是直接通过其投资平台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来控股,意味着这场重组正式宣告结束,进入了内部资源整合的阶段。(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