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看好长期价值 私募加力布局港股

时间: 2016-10-17  文章来源: 证券时报
随着一系列政策陆续落地,深港通开通已箭在弦上,其中的投资机会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相比公募基金掀起的港股基金产品发行潮,虽然也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但私募整体相对淡定。覆盖港股的私募目前占比不高,而且港股前期已出现较大涨幅,一些熟悉港股投资的私募认为,深港通预期或已提前反映,更适合从长期角度布局。 私募港股产品相对有限 近期,证监会发布并实施《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内地证券基金投资香港地区的事项得到进一步明确,公募基金纷纷申报港股基金。今年前三季度25只沪港深公募基金已经出炉。 私募情况如何?据了解,一些熟悉港股投资的私募也有所行动。广东瑞天投资早在年初就发行了港股通产品,深圳温莎资本也发行了主投港股的海外基金。不过,与公募基金的热情相比,最近增发港股通产品的私募并不多。据了解,目前能投资港股的私募产品大都是投资标的较广的产品,如有的产品可投A股也可投港股,有的则是专门投资A股以外市场的产品。 据格上理财统计,目前共有3517只私募产品可投资港股,其中3329只正在运行,占私募所有权益类产品的13%。 “一般小私募研究能力有限,难以覆盖A股以外的市场,而且小私募的品牌影响力也不够,产品销售难度较大。”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高飞表示。 从记者了解到的一些拥有该类产品的私募来看,多数为拥有较全产品线的大私募,或者主要投研人员原来就具备海外研究背景。 看好长期布局机会 今年以来,相比低位震荡的A股,香港市场总体表现优异,恒生指数自2月份低点以来反弹近30%,内地资金南下热情高涨,对港股流入规模屡创新高,“聪明”的资金早已开始布局港股洼地。 重阳投资基金经理王明聪透露,今年2、3月份开始重点布局港股,认为可能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我们当时认为真实情况不像股价表现得那样严重,市场可能反应过度,等到恐慌缓解之后,市场将迎来估值修复。” 一些原本主投A股市场的私募也开始加强对港股的研究。“我们几个月前就招了熟悉港股的投研人员,希望能有所布局。”上海一家中型私募内部人士透露。 虽然港股在过去半年已有所上涨,王明聪认为,现阶段相对于A股,港股的配置价值相对较高。“从估值上看,港股仍然是全球主流市场当中估值最低的,无论是大型蓝筹股,还是中小型股票,都是如此。另一方面,纵然中国经济增速在下降,但还是要高出海外发达国家。” 也有私募人士表示,港股出现较大涨幅之后,短期会有一定回调压力,会从中长期角度考虑布局,“深港通开通资金南下可能会助推一波行情,但港股是国际化市场,外围市场的影响因素不确定性较大,需要保持谨慎。不过,港股的机会肯定是存在的,随着境内资金的加速涌入,港股定价权长期来看将由外资向内资转换,港股将迎来中长期的估值修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