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底部渐夯实 建仓机会隐现
时间: 2016-10-17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
10月16日,中国证券报、建设银行主办,富国基金承办的“2016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在成都举行。与会嘉宾表示,经济出现短期企稳,市场经历了反复震荡消化,A股市场底部逐渐夯实,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联席总监钱启敏表示,10月投资机会较多,而从时间周期上看,12月会是一个建仓期。富国基金策略部总监马全胜指出,当前再度进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窗口期。一方面,中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微观企业的盈利逐渐回升;另一方面,经历三轮“股灾”之后,市场已经过半年以上的震荡消化,尽管成交量的拐点尚未真正来临,但市场的底部区域逐渐夯实。
钱启敏:年底料迎来建仓期
10月16日,在“2016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成都站)”活动现场,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联席总监钱启敏表示,10月投资机会较多,而从时间周期上看,12月会是一个建仓期。他指出,资金是未来一两年激发行情的最主要因素,而目前A股行情仍会以局部行情为主。关注题材性机会,如新兴产业、PPP、国资改革、小盘次新高送转等。此外,医药、食品、家电等大消费等防御性品种仍可持有。
在基金投资方面,钱启敏建议,可以关注分行业指数化产品,定投是最佳方式;策略上建议以防御为主,逢低介入,有耐性会获得更好的价值投资机会。
经济面临四大矛盾
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钱启敏表示,目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四大矛盾和挑战。
宏观经济面临的第一大矛盾,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逆转,民间投资增速下降。数据显示,前8个月,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为36.6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民间投资22.5万亿元,增长2.1%,但从5月起进入负增长状态。钱启敏强调,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60%以上,贡献了70%的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民间投资增速的下降显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小。
其次,地区发展不平衡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东北为例,经济滑坡明显,国家领导人多次调研寻找振兴对策。
再次,房地产再度成为稳增加的重要手段,而高房价推升资产泡沫,背后的高杠杆、高风险不容小觑。
最后,全球市场需求疲弱,外贸形势较严峻。不仅如此,由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已有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不过,钱启敏表示,目前国内就业压力不大,通胀率低,经济内在矛盾和压力有解决的途径和余地。
“脱实向虚”严重
钱启敏认为,不仅经济运行中存在矛盾和挑战,中国的金融货币市场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
目前,金融市场“脱实向虚”严重,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有待加强。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和产业结构脱节,传统行业、大型国企占用了过多的金融资源,而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与此同时,金融资产收益与实体脱节、金融资产规模增长与实体脱节、金融市场运行成本与实体脱节,这些情况都加剧了“脱实向虚”的现状。
钱启敏强调,债务杠杆高企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社科院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我国债务总额为168.5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过高的债务率导致企业运行成本高企,债务违约风险暴露,应谨防系统性风险。此外,由于货币存量太大,人民币仍有贬值压力。
钱启敏称,全球都处于低利率背景之下,投资者要降低投资预期,注重安全防御和稳定收益。
马全胜:增加权益资产配置
10月16日,在“2016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成都站)”活动现场,富国基金策略部总监马全胜表示,全球经济“复而不苏”、流动性持续宽松、资产高联动高波动,依然是当前资产配置所面临的三大基本选项。在此背景下,战术性配置的核心思路是“买跌不追涨,进行左侧布局”;最好的策略是,寻找因某段时间过度悲观而造成的“打折”资产。
“三驾马车”驱动A股
马全胜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普遍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全球经济避免进入大萧条,但低利率和负利率成为一种常态。而负利率的一大消极后果是,金融业所面对的压力不断加大,全球财富再分配节奏加快。尽管美联储有尽早引导利率上行的意愿,但2016年美国经济复苏并非板上钉钉,美联储加息已经不是市场的决定性变量。相反,美国大选、意大利修宪公投、欧洲银行会否飞出“黑天鹅”,则是影响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关键因素。
对于中国市场,马全胜指出,当前再度进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窗口期。一方面,中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微观企业的盈利逐渐回升;另一方面,经历三轮“股灾”之后,市场已经过半年以上的震荡消化,尽管成交量的拐点尚未真正来临,但市场的底部区域逐渐夯实。
马全胜认为,从驱动股市上涨的“三驾马车”——盈利增长、利率下行与风险偏好提升来看,盈利增长与风险偏好的提升有望共振。流动性方面,尽管受房地产调控和人民币汇率掣肘,资金进一步宽松的边际已在收紧,但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下,不存在利率大幅上行的压力。
此外,考虑到今年新兴市场大幅领跑全球市场,而中国市场则严重跑输全球新兴市场,A股依然处于一定的相对“打折”阶段。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12.96%,MSCI发达市场指数上涨2.97%,而A股市场则下跌13.43%。
马全胜表示,策略上,短期看好PPP和房地产后周期拉动的低估值蓝筹股,中期看好景气处于高位的成长股,战略性布局行业处于大变革和老龄化持续受益的医疗保健行业。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医疗消费越来越具有“刚性”特点。
经济短期有望企稳
针对中国经济前景,马全胜认为,政策力量和市场力量将支撑经济短期企稳。
他指出,一方面,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PPP的推行力度,项目库不断扩容、项目的落地率由年初的32.7%提升至年中的48.4%;另一方面,房地产后周期与行业补库存为经济提供了较好的缓冲垫。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反弹,带动地方新开工面积提升,尽管七八月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
“在此背景下,草根调研发现近期挖掘机的工作小时数再度创出约近三年高峰。从行业库存情况来看,根据CEIC的数据,当前的工业企业库存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甚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水平,短期存在补库存诉求。”马全胜说,“由于低基数效应,预计四季度经济数据不会太差,A股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速或明显上升。据数据统计,2015年四季度宏观经济下行较快,实际GDP环比增速仅为1.5%,而2012年至2014年四季度的GDP的环比增速均值为1.7%。”
刘亦千:树立投资
基金正确观念
10月16日,在“2016年基金服务万里行——建行·中证报‘金牛’基金系列巡讲(成都站)”活动现场,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经理刘亦千表示,在基金投资上,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要树立投资而非投机的观念,从长期动态来看,股票市场价格的长期上涨应当基于公司的业绩和利润率;树立长期的观念,只有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剔除投机引起的市场波动,揭示投资的真实的收益和风险;树立尊重市场的观念,不轻言打败市场,并通过控制成本尽量使投资收益接近市场收益;树立理性参与的观念,尊重投资风险,投资是财富积累的补充手段而不是核心手段,发财交给事业;树立成本观念,随着投资期限延长,成本的累积效应对收益影响重大。
刘亦千与投资者分享了基于期限的基金选择方法。他表示,短期基于市场机会进行捕捉,侧重基金产品特征。其中,准确捕捉市场投资机会是关键,要结合基金持仓分析,主要以工具型基金、交易性基金为主,包括杠杆基金、ETF、LOF和封闭式基金,一般优先选择指数型基金、行业主题基金。目标人群为具备一定专业投资技能、具备敏锐市场把握能力的投资者。中期则基于市场趋势判断,侧重基金投资风格,需要深入了解基金产品特征。目标人群为具备一定专业投资技能、具备市场趋势判断能力的投资者。长期则基于风险收益定位,侧重基金投资能力。目标人群为缺乏专业投资技能、缺乏投资研究时间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