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通过大类资产配置 实现长期稳健回报

时间: 2016-10-17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公募老将,私募新兵。华夏未来资本是这两年私募圈崭露头角的一家新锐公司。核心人员刘文动、巩怀志、张勇等均来自公募华夏基金,是当年华夏“黄金一代”的精兵强将,久经沙场、投资经验丰富。2013年他们一起奔私,共同创立了华夏未来资本。在他们看来,资管行业以团队为核心,不是一个人的江湖。
  实际上,华夏未来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团队协作的默契。投资总监巩怀志笑称,他每天一心琢磨的是如何做绝对回报、建设投研团队,乐此不疲,公司采取投资运作和日常管理分工合作的模式,“有了团队的大力支持,我就可以做比较纯粹的投资人,专心于投资管理了”。据了解,华夏未来除初创阶段的四位核心基金经理外,其他投研人员均采取内部自主培养的方式,在团队中逐步成长,他们还建立了华夏未来大家庭,平时一起讨论生活、事业、家庭等各种问题。
  华夏未来的投资理念,最核心的就是追求长期稳健的绝对回报。这个理念来自他们当年做公募时的感悟。大部分公募基金虽然长期来说整体收益情况不错,但在市场不好时仍会出现较大回撤。中国的市场经常表现为熊长牛短,投资者买基金往往买在牛市高点,却在熊市低点赎回,无法真正赚到钱。面对这种困局,成立私募公司以后,他们希望能建立起实现长期稳健增值的投资方法,通过有效控制产品回撤,在不同的市场中都能获得回报,最终实现客户的长期跟随和收益增值。
  为了实现这个投资目标,华夏未来建立了以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预算为基础的投资思路。他们充分使用股票、固定收益、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工具,在不同时期把握不同市场机会获利,同时尽可能地防范下行风险。另外,华夏未来建立了独立的风控部门,对各类资产和投资组合进行风险收益和相关性评估,并根据投资目标进行风险预算,控制风险暴露程度。去年6月股灾来临时,华夏未来旗下产品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择时对冲,躲开了市场暴跌,平均回撤不超过5%,保存了牛市果实,一战成名。
  这批从中国最负盛名的基金公司出来闯荡的基金经理们,一直坚信“研究能够创造价值”的理念。他们在投资中将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和自下而上的精选个股有效结合,一方面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持有优质股票获取收益。他们认为,中国市场中短期博弈成分较高,但这也给长期投资者带来了宝贵的市场深度和流动性,能够使他们从容地选择质地优秀、成长性突出的好股票,最终通过中长期持有获取超额回报。但中国股市的波动率很高,投资过程中他们需要通过宏观判断、资产配置等方面减少系统性大波动带来的净值回撤风险,希望让投资人夜夜安枕、实现财富的长期稳步增值,“这是我们做资管的意义所在。”
  公司扫描
  公司全称: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3年6月
  核心人物:
  刘文动,投委会主席。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19年从业经历。曾任全国社保债券组合基金经理,华夏基金兴华、华夏蓝筹基金经理,华夏基金投资总监、投委会主席,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分管投资)。
  巩怀志,投资总监。清华大学MBA,14年从业经历。曾任全国社保股票组合基金经理,华夏成长、华夏蓝筹、华夏优势、华夏大盘基金经理,Nomura QFII基金经理、华夏基金投资副总监(兼宏观配置投资部总监)。
  最新资产规模:33亿元(截至2016年8月31日)
  公司人员:共25人,投研20人。
  投资理念:追求长期稳健绝对回报。公司通过跨市场运作,充分挖掘不同市场机会,以绝对回报为导向,严控回撤风险,追求长期稳健回报。以投资目标为指导,严格的风险预算为基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进行组合构建;针对不同市场设立独立部门跟踪研究,分析风险收益特征;风控贯穿于组合构建、交易执行、绩效管理、组合调整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