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透支定律(上)

时间: 2016-10-15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普通百姓一生辛苦操劳,忍辱负重。为了省下每一个铜板,千方百计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他们能够接触和想象到的投资方法就是把工资和开销中省下的钱作银行储蓄。然而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上述这些操劳、节约的唯储蓄是瞻的普通百姓一生都不会发达和发财,因为太过于保守的人无法把握一些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或者即使机会来临,并且他们已经发现机会,但由于本身厌恶风险和缺少正确的透支定律理念支撑,白白失却了那些已经发现的成功创大业和发大财的机会,从而一生贫困,令人十分惋惜。
  很多成功人士,不但懂得怎样投资,更加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替自己铺路。借他人的钱去投资就是其中一个较有成效的好方法。当我们想在投资市场大展拳脚,发觉自己资金不足,不能深入发展的时候,向他人或银行借钱,使我们的本钱增加,扩大和增加了投资盈利的机会和规模。买房利用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就是我们熟知的利用透支定律成全我们享有自有房产美梦成功实例。想当初,就有许多人认定中国大陆房地产将会涨,他们也想买房,但苦于本钱太少,既想改善住房条件,又不愿向银行借钱,一定要自己攥足买房的全部资金,从而多次丧失了利用透支定律实现自己拥有房产的美好梦想。现在想来,不知道透支定律在人们实践中的正确运用,那是多么可悲和可怜的事情呀。
  当然,运用透支定律可以发大财,也会输大钱,它使赚钱和亏钱都变成杠杆原理而使盈亏幅度增加。举例,某人有1万元本钱,如果他借人1万元,甚至借人2万元,赚亏的比例就如杠杆撬动,同比放大。见上表:
  上表我们忽略借款利息支出,可以看出借钱越多,赚钱越多,不过,亏损时也很惨,如果借钱2万元,只要损失三分之一,就会亏光本钱。然而只要赚20%,利润相对资本就立马增值一半以上;投资回报50%,则相对自有资本增值150%,也有其十分诱人的地方。如投资目标肯定赚钱,向他人借钱,利用银行或其他合法的贷款方法去投资,在某些情形下是很明智和聪明的办法。如前些年大陆居民贷款60-70%,首付三或四成买房就是相当成功的透支定律运用范例。
  透支定律是将金融借款的杠杆放大,借款的金额相对于自己本钱的比例就是透支定律的杠杆比例。例如上表借入1万元,自己资本也是1万元,那么透支定律的杠杆比例就是1:1,超过这个比例就显示债超项超过自己的资本,如上表借入2万元大大超过自有资本1万元。杠杆比例越大,风险和利润都相对大幅度提高。
  用自己本钱(元) 借入(元) 借入(元)
  10000 10000 20000总资本 20000 30000投资回报20% 利润 利润 利润
  2000 4000 6000相对于自己1万元资本增值 20% 40% 60%投资回报50% 利润 利润 利润
  5000 10000 15000相对于自己1万元资本增值 50% 100% 150%投资损失33.33% 利润 利润 利润
  -3333 -6666 -9999
  相对于自己1万元资本损失 -33.33% -66.66% -99.99%
  (陈晓钟,市场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