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楼市资金不可能大规模进股市

时间: 2016-10-15  文章来源: 金融投资报
  健中观潮
  国庆长假期间,一、二线城市大规模出台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尽管现在是一城一策,但各项调控措施的共同点是限购和限贷,也就是管住钱、管住购买行为。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人们就想到了股市,期待楼市资金进入股市,其实这有点一厢情愿。
  首先,从市场基调看,管理层一直在呵护股市,而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政策一直在收紧,但这是表象。就中国经济的现状而言,目前还离不开房地产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像去年中国股市那样拦腰一刀跌下去,其惨状比股市更厉害,银行坏账大增、地方债危机、房奴大幅增加,这种局面对经济发展雪上加霜,所有人的利益均压在房地产的发展上,所以未来的房价会有调整,但总趋势依然向好,这就决定了房地产资金不可能大规模撤离而进入股市。
  其次,这些调控政策主要针对一、二线城市,市场的管理者还是希望将资金引导到三、四线城市去,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主要在那儿,同时地方债最大的问题也在那儿,从这个角度而论,此次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希望一、二线城市过热的恐慌购买降温,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而不是像股市那样暴涨暴跌,最终的目的还是能够完成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只要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不可能大跌。
  再次,房地产市场依赖于土地资源,级差地租使然,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股票市场的股票供应是无节制的,股票作为一种电脑符号,要多少有多少,有形的有使用价值的不动产与无形的概念上的股票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两个与老百姓理财最息息相关的投资管道,在现实生活中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民有所居是老百姓头等需要考虑的大事,所以即便房地产市场有所降温,资金也不会大规模进入股市。
  最后,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杠杆市场,而股市的杠杆已经去得差不多了。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与股市也不一样,买入房地产的资金都沉淀下来了,即便放杠杆按揭贷款买房,也不可能短期套现,而股市去杠杆,无论是主动平仓还是强制性的被动平仓,都是分分秒秒的事,这种惨状去年大家都看到过的,所以,炒股资金与买房资金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
  国庆长假过后,股市又开始恢复常态,10月首日股市开门红,这是市场反弹的要求,与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没什么关系。股市还是行走在盘局市道中,短线机会依然多多。就目前走势而言,大盘还是行走在一个逐渐收窄的箱体之中,这个箱体的下沿就是上证指数半年线的位置,目前在2980点,箱体的上沿在3089点,这个箱体已经走了3个多月了,如同孙悟空走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在今年最后季度中有望突破,而突破方向笔者以为向上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