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第三季度信用债再度受捧 演绎出“牛回头”行情

时间: 2016-10-14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随着近来企业盈利改善和部分经济指标的转好,第三季度信用债再度受捧。而理财资金正成为债市资产配置中的主力
  虽然受到资金追捧,实际上,信用风险的暴露并没有停止。盲目追求低等级信用债,同样蕴藏风险
  受益于诸多因素,今年以来,各路资金纷纷涌向债市,安全性相对较高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被视为首选,主要品种收益率连创新低。虽然在二季度出现调整,然而,三季度再次成为上涨先锋,演绎出“牛回头”行情。
  市场走势持续向好
  在经历了今年第二季度的短暂调整后,7月份,债市又掀起了一波火热行情,以部分期限和等级的信用利差刷新了上半年以来的最低值。进入9月份,中长期信用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具体来看,3年期品种中,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小幅下行0至3个基点,AA+和AA等级收益率分别下行5个基点和12个基点,AA-等级收益率大幅下行32个基点;7年期品种中除了AAA-收益率小幅下行3个基点以外,其余品种收益率均下行5至6个基点。
  除了颇具配置价值的高等级信用债,甚至一些低等级信用债也受到资金的追捧。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由于8月份以来,市场未发生超预期信用事件,加上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中钢铁、煤炭价格出现上扬,产能过剩行业违约风险下降,较为平静的市场环境提升了风险偏好,低等级信用债配置价值显现,资金填平价值洼地,不同评级信用债间利差大幅收敛。
  理财资金成配置主力军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投资者手中有大量资金,而市场缺乏能够匹配风险收益预期的投资品种。一旦出现风险较低、收益尚可的品种,资金便会蜂拥而至。
  随着近来企业盈利改善和部分经济指标的转好,第三季度信用债再度受捧。而理财资金正成为债市资产配置中的主力。有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理财规模总计26.28万亿元,其中56%投向了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这其中,债券占比又占绝大多数,达40.4%。
  “利率债配置比例提高2.85%达6.92%;信用债配置比例提高3.54%达28.96%。信用债已经成为各大类资产中配置比例最高的一类资产。”招商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孙彬彬说。
  “从信用债的评级分布来看,AAA级信用债占比继续提升了2.21%至55.7%,仍然是最主要的信用债配置方向;AA+级信用债配置比例下降了1.43%至25.0%;AA级信用债配置比例上升了1.87%至18.1%;AA-级和AA-级以下信用债配置比例则分别下滑至0.82%和0.38%。信用债的配置仍然服从等级越高配置比重越高的倾向。”孙彬彬表示。
  投资风险仍较大
  虽然受到资金追捧,实际上,信用风险的暴露并没有停止。姜超表示,今年以来,信用违约明显加速,年初以来已有45只债券违约,涉及24个发债主体,涉及金额约268亿元,远超历史总和,违约主体也已经从民营企业蔓延至国企、央企。
  孙彬彬表示,今年前8个月,联合评级下调发行人主体评级的次数高达16次,涉及16家发行人,下调次数和涉及主体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几乎为过去年份的两倍。除了受评客户数量大幅攀升的影响外,也反映出在当前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信用风险事件频发背景下,企业整体信用资质下沉,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下调主体评级的16家发行人,主要集中在包括钢铁、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实际上,除了这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今年以来一度火热的房地产行业,也将面临调整的压力。姜超认为,眼下多个城市密集出台地产新政,控制首付比例和购房数量,将对地产企业的销售、回款产生影响,同时,监管层近期规范了地产债发行准入门槛和发行条件,现有发行主体中约三分之一将失去发债资格,部分房地产企业流动性压力或将增大,因此需警惕房地产债估值调整风险。
  盲目追求低等级信用债,同样蕴藏风险。8月份以来,不同信用等级债券间,利差大幅收敛。据姜超测算,目前AA-与AA+企业债收益率利差自7月底下行约40个基点,已基本达到2014年9月的水平。新一波还本付息高峰正在到来,信用违约可能卷土重来,届时,低等级信用债将首当其冲面临调整。
  在企业违约后的处置方面,将越来越遵循市场化原则,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将失去兜底。近日出台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严禁将“僵尸企业”、失信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作为债转股对象,政府不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以往押宝违约企业、投资低等级债券甚至违约债券的行为,将面临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