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公募基金产品业绩分化越发明显 部分品种业绩“翻身”

时间: 2016-10-14  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与业绩表现欠佳的今年前两个季度相比,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为公募基金挽回了一些颜面。然而,不同类别间的基金业绩分化也不容忽视
  仔细分析不同类别基金业绩分化的趋势,今年可以说是另类资产配置之年。黄金、油气、Reits等往年比较小众的标的在今年的业绩表现都不错
  今年第三季度,各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均为正值,其中,QDII基金平均收益排名首位,达到6.06%,第2位至第5位分别是指数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可转债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前两季度大热的另类投资基金出现业绩回调,商品基金第三季度业绩平均仅上涨0.85%。
  金牛理财网高级研究员何法杰认为,在市场震荡调整持续、监管趋严、公募FOF开启等背景下,今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产品业绩分化越发明显,对产品本身的驾驭管理能力提出更大考验,同时也对基民常用的基金组合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部分品种业绩“翻身”
  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10月11日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与前两个季度相比,第三季度绝大多数基金都表现出赚钱效应:普通股基、指数股基、偏股型平均基金、偏债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均在2.98%至0.28%之间,68%的普通股基产品为正收益,指数股基中79%产品为正收益。
  据凯石金融产品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桑柳玉分析,从基金特征来看,第三季度业绩排名靠前的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地产、煤炭主题的指数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雷昕认为,权益类产品业绩回暖的原因有几方面因素:一是坚持价值投资,二是遵循大类资产的灵活配置规律,三是震荡市注重量化选股。其中,诺安先进制造、天弘永定成长、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和易方达中小盘等基金产品都是价值投资的典型。而安信价值精选、前海开源国家比较优势等基金产品都体现了基金管理中的灵活配置,其中安信价值精选作为下限为80%股票仓位的普通股票型基金,通过灵活换手获取了不错的收益。
  在看到赚钱效应之余,不同类别间的基金业绩分化也不容忽视。比如,与股票型基金相比,混合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一般。
  固定收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则较为稳健,一扫前两个季度频频“踩雷”的阴霾。今年第三季度,纯债基金平均收益1.78%,98%产品收益为正,南方稳利1年A的4.69%涨幅最大。一级债基平均收益为2.08%,全部产品收益为正。二级债基平均收益为1.59%,93%产品收益为正。可转债基平均收益为2.42%,93%产品收益为正。
  众禄研究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债券基金表现尚可与债市有直接关系。在流动性充裕以及投资渠道缺少的情况下,债券配置需求仍较强。今年第三季度的债市主要债券指数均出现上涨。
  “小鲜肉”表现抢眼
  第三季度基金业绩的另一特点来自基金公司。泓德、兴业、上银等中小基金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现远超市场预期,在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榜、混合型基金业绩榜和债基业绩榜等三大榜单中均完胜老牌基金公司。
  主动股票型基金三季度业绩榜中,前10名除了嘉实、国泰等老牌基金公司之外,几乎都被中小型“年轻”公司包揽。在备受关注的混合型基金业绩排名中,名不见经传的兴业基金公司拔得头筹,旗下5只混合基金三季度平均收益达8.31%。在债券基金业绩榜中,中加基金今年业绩表现最佳,兴业全球、国开泰富位列二、三名。
  何法杰认为,老牌基金公司产品数量多、基金经理人数多,人才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难度更大,这也是行业竞争加剧和不同公司业绩分化的重要原因。
  统计显示,全国1368名公募基金经理中,“小鲜肉”比例明显多于从业5年以上的“老大哥”。投资年限1年以下占比24.42%;而1至3年占比41.23%,人数多达564人。新生力量扛起公募基金大旗的同时,5年以上投资年限的“老大哥”仅占比17.47%。
  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虽然普遍扩充了基金经理规模,但这批新人在投资研究和把握市场能力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产品业绩兑现尚需时日。
  另类资产值得关注
  总体看,第三季度的业绩亮点更偏重于港股QDII、新兴市场股票主题QDII以及另类资产基金等小众基金,传统的权益类和固收产品反而不如往年。以商品基金、资源类基金为代表的QDII产品在经过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业绩飙涨后,第三季度涨幅略有回调,但依然值得继续关注。其中,中银标普全球精选一举夺魁,以38.68%的收益率成为今年最赚钱的QDII基金。
  雷昕认为,商品和海外另类基金中主要的投资标的是黄金及贵金属、原油和房地产Reits(房地产信托基金),在这些资产中,资源类资产成了今年另类投资中的大赢家。
  “仔细分析不同类别基金业绩分化的趋势,今年可以说是另类资产配置之年。黄金、油气、Reits等往年比较小众的标的在今年的业绩表现都不错。”诺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赵磊认为,“Reits本质上是持有性物业、商业性物业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海外,家庭配置Reits产品的不占少数,全球目前已有27个国家有Reits产品,总市值超过1.3万亿美元,而且Reits定期的分红比较可观。在国内权益类和固收类市场表现不如意的情况下,可适当关注投资海外Reits的国内公募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