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今日头条

时间: 2016-10-13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职业年金起航 A股将迎新资金
人社部、财政部6月下旬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近日正式印发。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炉,标志着作为基本养老保险有益补充的职业年金正式起航,同时也意味着继企业年金后,A股将迎来新资金。(上海证券报)
  △互联互通“下一站”?港交所畅想“新股通”
深港通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未来深港通开通后,内地与香港证券二级市场将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互联互通的延伸及扩容备受市场关注。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在深港通四方协议签约仪式上透露,“不排除也不应该排除将来可能把这一机制(互联互通机制)延伸到新股发行”,引发了市场对于一级市场被纳入互联互通的猜想。(上海证券报)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再度扩容 市场热议债转股之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再度扩容。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银监会近日公布了三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名单,分别为湖南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融晋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海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此银监会公布的地方AMC名单增至近30家。(上海证券报)
  △大宗交易持续升温 机构买入力度大增
国庆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两市迎来了开门红。大宗交易市场也延续了9月的人气,成交量继续攀升。交易所公布的数据统计显示,10月10日和11日两个交易日,大宗交易市场共有224笔成交,合计成交金额76.56亿元,日均成交38.28亿元,相比9月呈现明显攀升态势。9月沪深两市共有1680笔大宗交易成交,平均每日成交84笔,较8月环比上升34.1%,合计成交金额为621.97亿元,平均每日成交31.10亿元,较8月环比上升近48.6%。(上海证券报)
  △四季度央企改革将“好戏连台”
近期,央企改革步伐进一步提速。截至目前,“1+N”顶层设计体系中的配套文件已出台17个,央企改革试点扩大至10项涉及21家中央企业,央企数量也减少至103家,多家央企明确改革路线图。业内专家指出,根据国资委此前的规划,年内央企户数有望整合到百家之内,混改试点及员工持股试点也有望年内启动。(中国证券报)
  △郭晓利任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行政总裁
香港交易所10月12日消息,该交易所已委任郭晓利为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行政总裁。交易中心是香港交易所在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新成立的大宗商品交易及融资平台,将提供现货交易及实物交割服务。(中国证券报)
  △当“人工智能”遇上A股
9月以来,沪深股市陷入低波动的尴尬境遇,以激烈的“热点搏杀”为代表的主动交易逐渐淡出投资者视线,私募、机构、牛散的“被动”交易开始出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交易程序逐渐替代“死盯盘,比手速”的交易员下单,这种模式恰恰是低波动下的“盈利之道”,“人工智能”其实“点开”了投资新格局的雏形。新投资格局或主要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低波动≠低收益,二是成长与价值的重叠化,三是投资风格“机构”化。(中国证券报)
  △发改委加强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监管
发改委12日发布《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明确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以跨省管道运输企业法人为对象核定管道运价率。两《办法》的出台标志着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价格监管向精细化、制度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证券报)
△职业年金投资股票型产品比例勿超30%
人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职业年金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业内人士预计每年将为市场带来300~500亿元的增量资金。(证券时报)
  △人民币汇率再创六年新低 短期下跌空间有限
昨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继续大幅下跌,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调160个基点至6.7258。这已是人民币中间价连续第六个交易日调降,并再创六年新低。此前,人民币中间价在国庆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就突破6.7重要关口,并在此后几日连续下调,市场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受近期美元指数快速上涨影响所进行的“补跌”,考虑到自10月以来美元指数已反弹超2%,短期内继续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相应的,人民币继续下跌的空间也较为有限。(证券时报)
  △市场化债转股促银行业表内资产市场化
备受关注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10日由国务院正式发布,作为《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下称《意见》)的唯一附件。上述文件主要是围绕着降低企业杠杆率来提出解决办法的,其中,债转股对于企业降杠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既然是银行债权转股权,银行家们最为关心的自然是对银行业所产生的影响,并呼吁银行业表内资产尽快实现市场化运作。(证券时报)
  △积极稳妥发展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
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促进投资增长、改善金融服务、落实完善相关财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改进综合管理服务措施、制订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措施。为改善民间投资,发改委指出,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债券融资、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和再融资,积极推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规范发展,积极稳妥发展“新三板”市场和区域性股权市场。(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