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中企IPO再现热潮

时间: 2016-10-12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9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576.2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95.52亿元),成为自2014年以来单笔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三季度中企IPO活动表现活跃,IPO数量与规模同比和环比均大幅增长。”投中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三季度共有95家中企完成IPO,同比增长187.88%,环比增长61.02%;募资规模1263.84亿元,同比增长456.40%,环比增长396.37%。
  金融业频现大手笔
  邮储银行此次上市发行价格为4.76港元/股,募集资金净额达566.27亿港元。海航资本、国家电网、长城环亚等6家企业或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了11.51%的股份。“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是其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有助于持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也是推动国有银行进行国际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师王玥瑾指出,在此次上市之前,邮储银行成功引进10家战略投资者,向包括瑞士银行、摩根大通、星展银行有限公司、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两家互联网企业以发行新股的方式融资451亿元,每股发行价格为3.89元,发行比例约占公开发售前总股本的16.92%。
  投中报告显示,三季度IPO单笔募资规模增长显著,10亿元以上的企业共计13家(二季度为4家),其中7家在上交所上市,6家在港交所上市,且均为主板市场;金融业有6家,汽车行业与房地产业各2家,文化传媒、电信及增值和公共事业各1家。
  分行业来看,三季度金融业IPO募资规模以66%的压倒性比重高居榜首,募资规模前5位IPO均来自金融行业,前7位中6家来自金融业;汽车行业占比6%位居其后,制造业与文化传媒占比为5%。从数量上看,制造业占比最大(22%),IT与金融业位居二三位;其次为化学工业、建筑建材等行业。
  就地区而言,北京募资规模高居榜首,主要得益于邮储银行在港上市之助,上海、江苏分别以193.83亿元、132.68亿元的募资规模分列二、三位。以IPO数量论,广东和香港均为116家,江苏紧随其后。
  赴港上市趋势强化
  统计表明,三季度共计65家中企在A股市场完成IPO,同比增长12倍;募资规模484.37亿元,同比增长38.22倍,与去年同期相比IPO企业数量与募资规模均出现巨幅增长。较上季度而言,IPO数量环比上升75.68%,募资规模环比上升183.16%。港股市场共计28家中企IPO,环比上涨47.37%;募集资金766.17亿元,环比上升954.3%。全球资本市场IPO募资规模10亿元以上的13家企业中,有6家在港交所上市(其中4家集中于金融行业),且均登陆主板市场。
  7月份上市的东方证券与国银租赁分别以67.21亿元、53.42亿元位居当月募资规模前二;8月上市的光大证券IPO募资规模86.22亿港元,亦成为当月募资规模最大的一起IPO;9月,邮储银行更是以495.52亿元的募资规模再创新高,成为自2014年以来单笔募资规模最大的一起IPO。“三季度香港IPO市场上,金融业表现异常集中且突出。”王玥瑾认为,香港与内地在金融业的合作日趋深入,并有望进一步实现互惠双赢:即内地大型金融机构以赴港上市等方式为香港新股市场带来活力与支持,同时,通过进入香港资本市场进而推动内地大型金融机构的资本化与国际化改革。预计内地大型金融机构赴港上市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深化。9月份,招商证券H股已经完成公开招股,预计10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兴业证券子公司兴证国际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也在港交所启动公开招股程序,拟在全球发售项下发售10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数量为1亿股。
  境外上市仍处低谷
  三季度中企境外IPO仍然处于低谷,仅2家上市,分别是8月份于新交所上市的运通网城和9月份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北京国双科技。9月23日,国双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共发行670万股,发行价格为13.00美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8710万美元。国双也由此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大数据企业。
  统计显示,三季度共50家有VC/PE背景的中企上市;共143家VC/PE机构基金退出,合计退出账面回报408.73亿元,环比上涨818.00%,平均退出回报率为1.54倍,环比下降8.17%。同比2015年三季度,IPO账面退出规模与平均退出回报倍数均有所增长,账面退出回报同比增长10.46倍,平均退出回报率增长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