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上周大跌 黄金ETF逆市加仓出现战略买入点还是下跌周期的开始?
时间: 2016-10-10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国庆长假期间,金价遭遇“滑铁卢”,10月期金击穿1300美元关口至1248.90美元,累计跌幅4.9%。一周时间内金价累计下跌64.4美元,创出近三年来最大跌幅。不过,随着金价大跌,全球最大黄金ETF开始加仓,是否显示可以乘机买入黄金?
据市场人士分析,美国走强的经济数据可能是金价下跌的一个诱因。截至9月底的美国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5000人,至2.49万人,这一数字大大低于之前的预期,也创下了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第二低的失业率。不过,最关键的美国9月非农就业报告表现则良莠不齐,非农就业人口与失业率均不及预期,整体表现疲弱。上周五金价盘中上涨1%,但收盘时仍低于开盘价。
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目前金价是今年2月以来首次弱于200日平均线,显示出金价势能在减弱。不过,即使经过此次大跌,金价在今年仍有18%的涨幅。目前,美联储已将劳动力市场作为决定是否加息的关键因素之一。联储官员在上周表态,今年12月加息可能势在必行。走强的经济数据以及联储官员的鹰派态度都可能提高美联储12月加息的预期,并进一步对金价形成压力。
黄金ETF大幅增持
高盛称战略买点出现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黄金投资信托,其持仓情况被视作反映投资者情绪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金价下跌,SPDR黄金投资信托开始加仓,近一个月内共增持7.09吨,由9月8日的951.81吨增加到目前的958.9吨。进入10月,虽然出现过两次增持,10月1日和和6日分别减持1.19吨和0.32吨,但在金价大跌后,最近一个交易日SPDR黄金投资信托大幅增持11.27吨,这一增持幅度创下了9月6日以来的最大增持幅度。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金价走低显然并不是来自黄金ETF的实物清盘,而黄金ETF的增持则反映了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并未改变。高盛分析认为,实物黄金ETF的驱动以及对对黄金投资的需求在2016年并未发生大变动,黄金作为对冲风险的投资品的地位并未改变。高盛认为金价在年底前不会走强,对金价维持中性看法。但目前金价已跌破1250美元关口,黄金值得作为一种安全资产买入,用以抵御全球经济的低速增长和央行放水的风险。
高盛指出,若金价进一步下跌,则可以买入,金价跌破1250美元为战略买入点。因为目前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仍然存在,而市场仍然担心经济放缓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宽松。即使金价面临加息的压力,但对黄金的需求并不会消失,中国的投资需求在金价下跌后可能会出现反弹,尤其是来自中长期的资产配置者可能会在人民币贬值档口继续买入黄金。
富国称黄金尚不值得买入
不过,并非所有投行都如高盛一样认为金价已到临界点。富国银行就表示,上周的下跌可能是金价下跌周期的开始。据其预测,金价可能会下探1050美元关口,在回落至该价格后才值得再次买入。
富国银行认为,金价目前进入了商品从2011年开始的超级熊市周期。从1800年到现在的数据显示,商品的超级熊市周期一般会持续20年左右,黄金也不例外,作为一种商品也会紧随这轮商品熊市周期。
富国银行分析指出,从基本面来看,导致商品进入熊市周期的主要原因是供给过剩。在牛市周期高企的价格引起商品供应的竞争以及替代品的争相涌现,这导致大多数商品市场供给过剩。目前全球的黄金多到地表上每个人都可以手持0.8盎司(约25克)。尽管这0.8盎司看起来不多,但却是1950年来的最高水平。历史经验显示,金价只有下跌并打破目前的供给过剩,才可能重新进入牛市周期。
美林美银的分析师对金价也不乐观。分析师Michael Widmer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考虑到11月美国大选以及12月美联储可能加息,金价上涨的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