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现将本机构金融许可证及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机构名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ing An Bank Co.,Ltd.

二、业务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三、批准成立日期:1987年11月23日

四、住所: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5047号

五、机构编码:B0014H144030001

六、发证机关: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七、发证日期:2022年6月2日

八、经营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九、法定代表人:谢永林

坚持“长跑”穿越周期 成长股明年或迎反转

时间: 2016-10-10  文章来源: 中国基金报
  “长期来看,要想在投资中取得超额收益,还是要找到那些能够长大的公司,比较理想的就是在前期就投入进去。”浙商资管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负责人陈旻如是表示。
  从研究到投资,陈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选股思路,专注挖掘成长型股票。凭借着优秀的长期业绩,陈旻今年蝉联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权益类最佳投资主办”称号,并荣获“五年期权益类最佳投资主办”称号。
  虽然今年股市震荡,成长股也陷入低迷,但陈旻坚定认为,成长股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反转的时候或将来临,明年跑赢的概率更大。
  专情成长股 持股看长远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投资圣经”,就像《怎样选择成长股》之于陈旻。
  “这可能是我看的第一本投资专著,对我影响很大,我对费舍的那套方法深以为然。”陈旻说,“成长股往往是一些新兴的事物,在它刚出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但是慢慢等到所有人都使用上它成为生活必须之后,增长出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陈旻捕获过很多牛气冲天的成长股,但早年的失败案例却是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对华谊兄弟的那段投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
  由于喜欢看电影,陈旻对相关产业和公司一直都很关注。在2011年的10月份开始,他就在内部写了几十页的报告,强烈推荐华谊兄弟。但是在随后的一年多里,股价基本上都在窄幅波动,陈旻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特别是华谊兄弟连续两部大片低于预期,股价再次出现下跌之后,陈旻动手砍掉了大部分仓位。而就在此后不久,华谊兄弟开启了连续的上涨之路。
  回过头来看,陈旻反思道:“回头翻自己的报告,发现我写的第一条看好这个行业的逻辑,就是觉得中国的文化消费领域是未来消费升级的方向,而且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几乎是一块未开垦过的处女地。在2011年年底写报告的时候,我其实已经看到了这个大方向,只是后续很多短期股价的波动把自己的耐心都消磨掉了,反而最后去质疑自己是否看错了方向。”
  吃一堑长一智,陈旻现在淡定很多,持股的周期也逐渐拉长。他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承受一定的波动来为客户资产创造长期的较大幅度的增值,所以,不能为了一些短期的波动而去怀疑自己大方向上的判断。有时候可能需要捱过很长的蜇伏过程,才会等到喷薄的时刻。其间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检视和验证长期逻辑是否正确,而没必要试图解释每天市场股价的波动。”
  选公司“由粗到细”
  看重行业和团队
  选择行业和个股往往讲究“精挑细选”,而陈旻却把自己的方法形容为“粗线条”,且直言“越往后可能越粗线条一些”。
  “早期还是对很多细节性的东西看得比较细,后来觉得,‘模糊的正确’可能比‘精细的错误’更重要。”陈旻透露,原来选股大概有十几条的筛选标准,比如营收增速、利润增速、应收账款、三费比例以及短期有没有催化剂等。
  就像费舍所述,选股是建立在对公司的深刻理解上,陈旻自有心得。他表示现在基本上就看几个大的框架:首先,看行业发展空间是不是足够大;其次,看竞争优势是否明显或者说壁垒在哪里;最后,看管理层、管理团队怎么样。
  他尤其看重人的因素:“有时候我觉得人才是最大的壁垒,比如同一个行业的两家公司,如果是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最后会发现根本原因就在掌门人。一些优秀的企业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解决的方法,还能够比别人更早一步洞悉到未来的机会,事实上这是最长期的竞争壁垒。”
  基于这个认识,陈旻在选择公司的时候特别注重行业和团队,“以后可能慢慢退到只有这两个大的指标,其他的指标相对来说是其次。如果在这两点上不符合,我可能就直接pass掉,符合的话再去考虑别的因素,在一个合适的价格考虑介入。”
  听起来的“粗”事实上需要更对公司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了解。虽然现在陈旻还兼顾一些管理工作,还是会坚持每月至少调研4家公司。他说:“很多东西还是要聊出来的,都是要靠比较直观的感受,特别是我们注重的管理团队这个因素,更需要持续跟踪。”
  定增迎布局良机
  成长股明年或好转
  今年以来,A股整体表现出低位震荡的态势,尽管一些板块出现阶段性表现,成长股一直表现趋弱。陈旻认为,从海外很多投资大师的经典书籍里都可以发现,成长股是可以穿越整个金融市场的波动或周期的,但是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力忍受波动,现在正是考验的时期。
  而从风格上来看,陈旻认为明年成长股跑出来的概率更多一些。“一些价值型或分红率高的股票,其实是有天花板的,很难持续带动市场热情。我们关注到一些成长股标的,今年估值在40倍左右,如果明年还有30%到40%的增速,那么市盈率就会下降到30多倍。在当前流动性普遍宽松的情况下,这其实已经具备非常好的投资价值。”
  对于看好的方向,陈旻说:“一是医疗,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整个医疗服务的空间我们非常看好,包括一些新型的诊断技术,如细胞治疗、精准治疗等,未来两三年会有大牛股产生;二是除医疗服务之外的大消费市场,我们这代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倾向和我们的父辈有很大变化,这里面蕴含了很多机会,如出境旅游、文化娱乐产业等;三是传媒里的教育,市场有自发性需求,而且从历史来看,这块一直是短板,未来也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此外,陈旻认为,目前布局定增是一个较好的时机,“从历史数据来看,在3000点左右参与定向增发的获胜概率是比较大的,据我们统计,大概75%的项目是盈利的。”
  目前各路机构抢食定增项目导致折价大幅缩小甚至出现溢价,但陈旻认为,股市还是被低估的一个大类资产类别,定增作为确定性较高的收益来源热度还会持续,而且年底可能迎来项目获批小高峰,缓解供给压力。从定增的收益来看,虽然折价这个因素在减小,但市场以及个股阿尔法的这两个因素还在,日后定增产品的竞争,更多会是考验机构对个股的选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