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时间: 2016-10-10 文章来源: 聚源数据
△内地香港股市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实施
中国证监会9月30日发布《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下称《互联互通规定》),宣布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称“互联互通”)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在沪港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深港通距离正式启动又近了一步。(上海证券报)
△QFII、RQFII投资比例不再受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9月3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为增加投资运作便利,引入更多境外长期资金,今后证监会原则上不再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资产配置比例作出限制,而由其自主决定。(上海证券报)
△习近平: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9日下午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上海证券报)
△证监会批复交易所发布公司债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9月30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债券定价与配售发行制度,证监会于近期批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上海证券报)
△肖亚庆:推动央企实施专业化重组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9日在国资委召开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做强做优做大中央企业,要在主动减量、盘活存量、做好增量上下功夫。在盘活存量方面,要加大集团层面的兼并重组,提升中央企业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推动中央企业实施专业化重组,整合同质化业务,减少“大而全”“小而全”。(中国证券报)
△解码深港通规则:新增多项风险揭示 完善两地同步披露
深交所日前发布深港通相关的八大业务规则,进一步明确证券公司落实交易风险揭示、深股通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等事项的具体要求。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港通业务规则在体例架构和主要内容与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同时突出了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特色,扩大标的股票范围,引入市值筛选标准,切实防范中小市值股票跨境市场炒作和操纵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近两年沪港通运行情况,吸纳市场对部分规则的反馈意见,以及对相关典型案例的梳理,形成并发布了交易所层面的相关规则。(中国证券报)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首提IPO运行三目标
上交所总经理黄红元在第三届理事会上做总经理工作报告时表示,上交所下一步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三个方面:首先,逐步增强市场融资功能,以实体经济需求为导向,研究市场分层,加快推进新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在维护二级市场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预期明确、定价适当、连续快速的IPO运行。优化公司债预审核机制,大力发展股债结合产品、绿色债,探索推出创新创业债等产品;完善优胜劣汰筛选机制,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盘活存量资产。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完善配套业务规则,逐步形成有进有退、进退有序的遴选机制。(中国证券报)
△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消息,10月7-9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系列会议。周小川在第三十四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部长级会议上介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物价基本维持稳定,近期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回升迹象。在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新的增长动力不断涌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信贷增长较快,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应对风险、促进增长所做的努力。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尽管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但资本充足,整体风险可控。(中国证券报)
△9月外储创新低 人民币贬值压力或顺势释放
国庆七天长假,汇市并不“太平”,上周并未休市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波折不断,截至10月7日,离岸人民币汇率比节前最后一天贬值幅度高达5.07%。而央行近日公布的9月官方外汇储备数据也显示,当月外汇储备余额近3.17万亿美元,为2011年6月以来最低值,较8月下滑188亿美元。(证券时报)
△深交所举办资本市场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研讨班
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资本市场服务贫困地区发展最新政策精神,9月2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深圳举办“资本市场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研讨班。来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的22个省份、162个地市共210多位地方金融工作干部参会。本次研讨班邀请了来自监管机关、交易所和证券经营机构等方面专家授课。中国证监会有关专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公司上市挂牌、再融资、资产重组等方面案例实践,重点解读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精神,并对大家关注的具体政策问题做了现场解答。(证券时报)
△寻找交通治理与网约车发展的平衡点
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一天,北上广深发布了网约车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对网约车驾驶者、网约车准入门槛等进行规定。其中北京和上海还限定了司机的户籍与车辆牌照,也就是京籍挂京牌拿京本,沪籍挂沪牌拿沪本。征求意见稿一出,滴滴即表示,在41万激活的上海网约车驾驶者中,只有1万人是本地人。明确户籍的规定,将会导致司机大幅减少,从而缩减车辆供给,最终将会带来车费飙升,加大乘客的出行成本。相比之下,神州专车淡定得多,认为北京上海等地网约车新规对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但认为户籍规定确实有些严格。(证券时报)
△英镑遭遇“闪崩” 原因众说纷纭
上周五,英镑汇率出现瞬间剧跌,惊人程度连业内分析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前,关于英镑为何出现“闪崩”,市场各界众说纷纭。在10月7日亚洲交易时段,英镑兑美元汇率意外“闪崩”,在两分钟内一度暴跌近10%,创下英国脱欧公投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随后,英镑兑美元汇率也未收复全部跌幅,只是重新站上1.24水平,跌幅接近2%。目前,市场对此次英镑遭遇“闪崩”的原因尚无定论。有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出现“胖手指”,或随后出现的大量止损指令或期权带来抛单。有交易员则将原因归咎于交易算法失败。加拿大外汇经纪商Oanda的高级市场策略师JeffreyHalley指出,英镑交易缺少双向押注需求,买盘需求不足,这意味着一有波动就容易下跌。(证券时报)